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主角,是很容易的。”

帕里維拉總是說:“老子要提攜兒子是不難的,讓他演個主角也不愁沒人捧場。但如果是這樣,縱使卡布林天賦極高,也會慢慢毀滅的。這不是真正的愛護兒子。”

由於父親的嚴格要求和自身努力,卡布林終於登上了藝術表演高峰,他在《流浪者》中扮演的拉茲,轟動了世界影壇。

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了。

——貝多芬

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安格爾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件好事,常人都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藝術不是享樂、安慰和娛樂;藝術是一樁偉大的事業。藝術是人類生活中把人們的理想意識轉化為感情的一種工具。

——列·托爾斯泰

節儉·創業

節儉是人的一種美德。儉以養德是古人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以為節儉僅僅是為了積累財富,那還不夠全面。

節儉不僅能使你的家庭富裕、溫馨,還與你的子女成長有關,因為節儉能培養人的艱苦創業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很難設想,一個揮金如土、貪圖享受的“小少爺”或“大小姐”,將來能成為艱苦創業的棟樑之才。

儉以養德——諸葛亮教子的故事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樸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可見,諸葛亮讓子孫生活儉樸,是為了使他們更有出息,其眼光不能不說“超俗”遠大!

節儉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愛默生

勤儉樸素,人之美德。

——程頤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朱柏廬

世傳的財富往往造成後代的惡行。

——喬叟

節約——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

——大仲馬

勞動是幸福的左手,節約是幸福的右手。

——諺語

由儉入奢,易於落水;由奢入儉,難於登天。

——格言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尚書》

不能亂我家法——范仲淹教子的故事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有名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一向生活儉樸,為人正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人品的寫照。

范仲淹有四個兒子,受父親影響,個個喜文善畫,富有才氣,為一些豪門大戶所羨慕,都想把女兒嫁給他家。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做了參知政事(副宰相)之後,上門為孩子提親的更是接連不斷。

一天,有個人到他家為他的大兒子提親,想把女兒嫁給范家。那人原以為宰相家裡一定十分豪華,吃的、穿的也一定比一般人家好上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