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賈瓦迪找上了他。

賈瓦迪以有重要情報通報的名義,獲得了和奧斯曼見面的機會。在通訊系統盡數癱瘓,美軍監聽無處不在的情況下,任何現代化聯絡方式都變得不安全。唯一具有保密性的只有原始的面對面。

因為經常打交道,奧斯曼和賈瓦迪關係不錯,再加上賈瓦迪平時總會給自己些好處,比如抄敵對勢力官員家的時候,稍微扣出點東西來,也讓奧斯曼沾了沾。所以即便情況特殊,奧斯曼還是讓衛兵把賈瓦迪領了進來。

“華夏人?”

在賈瓦迪告訴他,有幾個華夏人想要覲見統帥的時候,奧斯曼大吃了一驚。第一個是沒想到,第二個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這個時候華夏人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並且——要見統帥?!

“他們託我帶來了一句話——太祖思想的信徒想要獲得一次和統帥的面談機會。”賈瓦迪如是說道:“奧斯曼將軍,也許你應該向統帥彙報。”

奧斯曼並非四肢發達的人,他眉頭一皺就盯著賈瓦迪問道:“你是怎麼和他們聯絡上的?”

賈瓦迪心裡一顫,表面上卻很鎮定:“將軍,事實上是他們找上我的。我覺得茲事體大,所以並非向上報告,而是找到你,交由您處理。”

聽到他這樣說,奧斯曼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隨即問道:“他們人在哪?”

賈瓦迪貼近他耳語幾句,奧斯曼不由道:“他們好大的膽子。”

賈瓦迪說道:“他們自信統帥會接見他們。”

“哼!”奧斯曼冷哼一聲,不再答話,跳上車飛快離去。

賈瓦迪悄悄抹了把汗,緊接著匆匆離開。路上,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給雅科夫發訊號,如實地彙報這件事情。他有想過召集人馬把雅科夫給抓起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還在他們手上,他始終下定不了決心。再者,也許他能抓到雅科夫,但是他不知道軍刀團的其他人藏在何處。

偌大的巴格達,混亂的巴格達,驚慌失措中的巴格達,找到他們猶如大海撈針……

第236章 兩伊與華夏的往事

看最快更新

老薩有一本太祖選集,當年他的使團造訪華夏獲贈的。事實上他和波爾布特、蒙博託、卡扎菲、金日成、胡志明等等一干人一樣,都是太祖思想的“買家”。他們認為,這幾乎是為獨裁者量身定做的——每一個這樣認為的政治家都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伊拉克人民對那個東方帝國很友好,也許跟太祖思想不無關係。

又或者可以大膽地推測:老薩家破人亡,是不是跟他對對華夏太友好有著一丁丁的關係?

說到華夏和伊拉克的關係,那要追溯到七八十年代,甚至於五六十年代。

早在亞非拉不結盟運動中,華夏與中東阿拉伯國家可謂是同病相憐,相互支援,也算是有過一段蜜月。伊拉克的執政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老薩的)對我大華夏是長期保留著友好態度的。

不過這中間的十年,因為某些人盡皆知的原因,華夏閉關鎖國。一直到七十年代某八十年代初,才逐漸恢復了交流。這裡面以華夏援建伊拉克的基礎設施和各種工業專案為標識。

其實,最能體現兩國關係的,毫無疑問是八十年代的兩伊戰爭。在這場戰爭裡,華夏幹了一件不管什麼時候看都算是很牛13的事情——華夏同時向交戰兩國出售武器,同時給予兩國的軍事人員培訓。

把坦克、戰鬥機、大型導彈出售給伊朗,把化學原料、地地道道、大型轟炸機賣給伊拉克,典型的“原被告同時吃”的行為,相當的“缺德”。這裡面還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把兩國的軍購團安排在同一個招待所裡,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思想。

最有意思的是,還出現過把兩國學院安排在同一個教室的情況!

按理說,伊拉克也好伊朗也好,應該恨死華夏了。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兩國就跟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都從華夏買武器,回去之後接著幹,一干就是八年。這裡面的原因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兩伊戰爭期間,除了華夏,沒有別的國家敢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向海灣地區出售武器。

而且,用過華夏的武器,兩伊都恨不得豎起大拇指對著鏡頭說上那麼一句:腰不酸了,打起仗來也不費勁兒了……

再一個,華夏的東西物美價廉,再適合持久戰不過了,而且還不附帶政治條款。也許正因為這樣,華夏幹起這種不地道的事情才那麼的理直氣壯,人都給安排住一塊去了,還想談心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