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牛掰之人帶來的作用。
大家安靜下來,徐教授跟他那名助理也算是真正進入到了翻譯經卷內容的最佳狀態上了。
別看那助理不過三十出頭的樣子,其實也是名校剛剛博士唸完的研究僧。如果說的稍微遠一點的話,吳帥喊他一聲師兄弟也不算過分,因為這名助理是清大畢業的。
眾所周知,華夏文明千年,雖然到了近現代有些衰弱,但它的底蘊是別國所少有的。
北華跟清大,既是承載華夏千年傳承的最高學府,也是全華夏數一數二不相伯仲的資深名校。所以,吳帥跟他之間,隱約中,倒還真有一種師兄弟之情在裡頭。
這邊吳帥在心底暗喜,那邊那名助理是忙的焦頭爛額。雖然兩人都是藏文化方面的專業資深人士,但那經卷上的千八百來個字,倒還真是有些難為了這兩位大師傅。
藏文倒是藏文,但好多都是好幾個朝代以前的文字。所以,為了能夠逐字逐句的認識理解上面的文字內容,這徐教授跟他助理之間。一個是拿放大鏡在一個個謄抄下來在本子上,另一個則是在一旁拿著大部頭在一字一句校對。
張如鐵看著那個少則五六斤,多則至少有十斤都不止的一個大部頭,嘴裡小聲道:“這麼大本字典,我的個天吶!”
蘭心也在一旁全神貫注盯著,聽到張如鐵說了這句,忙回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是人家專門從帝都圖書館借出來的藏學通典,裡頭不光記錄有過去的藏文變遷字型,同時還有不同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思。”
“這你都知道,搞的你很懂是的。”張如鐵一臉不屑,心想,你這麼牛,當時怎麼不說你來翻譯,幹嘛非得請外人了。
張如鐵說的很在理,蘭心也算是吃鱉一回。她嘟嘟嘴道:“我,我不會藏文嘛,我只是見大英百科全書上面記錄說,咱們華夏西域一代有好幾部文化經典,其中這本藏文通典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你怎麼知道是藏文通典,不是《四庫全書》、《永樂大典》之類的,這麼厚的大部頭,可不止這一兩種。”
“是,你說的沒錯,不過,我是從那個助理放在桌上那個書籤卡片上看到的,喏,你自己看。”
蘭心指了指一旁小桌子上那個小小的卡片,張如鐵細看之下,果然是寫著藏文通典。
“這,這藏文通典應該不是一部書,而是漢語翻譯過來的一個什麼合集之類的吧!”
“恩。”蘭心不置可否,接著道,“藏文自兩晉隋唐便在歷史文獻中有記載,不過,他們大多以詩歌,祭文,石頭刻印之類的形式記錄下來,你說它是詩歌吧,其實它還有別的內容。你說它是祭文吧,它又還有關於天文地理,人文學科的詳實記錄。
總之,大約到了明清的時候,在土司制度的建立之下,藏區當地的文獻一般歸寺廟裡的喇叭****掌管。而當時一位集大成者的****師傅,耗費了一生,帶著僧徒走遍了藏區的每一個角落。蒐集到了幾戶當時能夠掌握跟熟悉的文字,符號,詩歌,祭文,銘文等等,從而集結成了這部重達十斤的藏文通典。”
“額,聽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張如鐵點頭回應道。
“……”
兩人在這邊閒聊,那邊徐教授跟他助理兩人的翻譯工作卻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因為現在,徐教授謄抄下來的那張白紙上,已經被助理在空白處留下了一層秘密密麻麻的批註譯文。
“來,你們誰比較細心,過來幫我一下。”徐教授對著大家喊道。
“我來吧!”
張如鐵想也沒想便走了過去,一到了兩人面前,張如鐵便被白紙謄抄過來那一句句話驚得不輕。
“這,這好像是一段祭祀內容啊,怎麼不像是什麼所謂經文內容啊。”
按張如鐵的想法,大家要找的是一段神秘經卷,怎麼拼了老命弄回來這麼一卷經文,竟然是一段關於祭祀的內容,根本就不是佛經之類的東西。
“確實不是佛經一類的內容。”徐教授點頭回道。
“那,那還翻譯個屁,哎,白忙活一場了。”
想到過去這大半個月在原始森林遭遇的那些風風雨雨,以及青雲會死去的蘇小柱蘇剛,這次浩蕩之後,一行人惹上了青雲會這個大麻煩,但到頭來,竟然是找到了一卷記錄祭文。
場間所有人,都覺得這次真是白忙活一場了。
就在大家滿腹牢騷,心情沮喪的時候,突然那老教授,繼續冷冰冰地丟擲一句話道:“祭文裡頭,有關於一段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