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他坐在那裡,就像是一幅畫,氣候的轉變讓山的生機都隱沒消失了,一片蕭索和冷清,無念老和尚彷彿和這片蕭索融為了一團。
對於我的到來,無念老和尚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他和以前那樣對我,招待我喝茶。我來這裡是想見他一面,同時也是想問一個問題。長生觀對鳥喙銘文的研究,遠遠超過任何人,即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無念也遠比任何人知道的多。無念是將死的人了,如果他真的死去,那麼他所掌握的一切,可能都要永遠的斷絕。
我琢磨了半天,在這個問題上,無念很有原則,不該說的絕對不會說,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機會了,我想試試。
“無念,這一次,可能是訣別了。”我喝了一口茶,仍然是苦的讓人皺眉的苦丁,但如果心境平和的時候慢慢品味它,就會從苦澀的背後嚐出其它味道。
“路若艱難,必全力去走,我如此,你亦如此。”
“無念,我想問一個問題,最後一個問題。”我終於開口了,我知道無念有原則,所以我的問題不能帶有任何長生觀或者鳥喙銘文的字眼,否則他肯定會一口拒絕,我望著他,道:“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無念老和尚很少會動容,歷經了風雨的人,心境淡如流雲,堅如磐石,但是此時此刻,聽到我所問的問題時,他雪白的眉毛突然一抖,祥和又安靜的眼神中彷彿透射出一道直穿過人心靈的光芒。
他的變化把我嚇了一跳,不過就那麼一秒鐘,無念老和尚又恢復了原狀,慢慢的喝茶,一言不發。這讓我意識到,輕語給我留下的這句話,絕對是很實質性的要點,它可能切中了鳥喙銘文秘密的核心。只不過這句話難以理解,暫時我揣摩不透。
“無念,我理解你。不過,有的話還是要和你說。”我道:“你所知的,是很多很多人在過去的歲月裡不斷的摸索發掘出的,那是一種凝聚,沉澱,還有象徵,無論這些東西本身代表著什麼,它們既然存在,就不該最後消失。”
無念老和尚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事理,我說的話他可以聽懂。這一次,我感覺他動搖了,如果他不想說,就會一口拒絕,但是他沉默不語,就證明他在猶豫。
“無念,跟我講講吧。”我道:“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再和你講一個故事。”無念老和尚沉默了很久,開口道:“我只講故事,你無需問我真假。”
他講的是一個模模糊糊,看上去又漏洞百出的故事,似乎很無聊。
東晉時期,有一個叫柳郎的人,從小就很崇尚道家,他不熱衷功名,雖然每天都在看書,但閱讀的幾乎都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道家典籍。他相信點金術,相信驅魔捉妖,相信長生不死。
這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偶爾從書本中得到一點學識或者線索就立即去追尋,他做了很充分的準備,在家裡苦讀了十年,把所有該掌握的東西都銘記在心,才覺得差不多了,應該去著手尋找自己該尋找的東西。他深信世界上有比人更高等的存在,或許是神,或許是仙,是魔,每個人的命運和人生中經歷的一切一切,都是由那些仙或魔掌控的。
他想尋訪的,就是那種高於人的存在,直白點說,他是在尋仙。
他根據一些典籍中記載的蛛絲馬跡分析,選定了一座山,他進山只是為了尋仙,所以一路都在尋找。這座山在道家典籍中很有名氣,是一方靈地,柳郎第一次來到這裡,對環境非常陌生,但奇怪的是,等他進山之後,好像有一條冥冥的路出現了,他毫無阻滯的沿著這條路走,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即便是深山中最險峻的地方,也像行走在平地上一樣。
雖然走的非常順利,但是沿途沒有任何發現和收穫,跟所有痴迷於此道的人一樣,白費了時間和精力。不過柳郎並不認為尋找失敗了,他只是覺得自己沒有選定合適的地點,也沒有下更大的苦功,他相信只要堅持的話,遲早都會達到目的。
在這座罕有人跡的山中,他尋找了一段時間,最後不得不原路返回。等他出山回家之後,立即震驚了,因為他見到了已經死去很多年的祖父,父親,還有其他一些人。那種情況放到任何人身上,估計都會嚇的半死,不過柳郎是個膽子比較大的人,他看到這麼多已經死去了若干年的人又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最初是被嚇了一大跳,不過隨後,他覺得這些面前的人彷彿沒有什麼惡意,祖父,父親流露出來的,還是對他殷切的關懷和愛護,因此,柳郎心裡的恐懼慢慢減少,然而他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死去的人都又回來了。
他在震驚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