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要將黃蓋所部圍殲於陰陵城下?
第455章 夜渡滁河聞敵至
滁河河水“嘩嘩”的流淌聲,在寂靜的夜色中格外響亮。這裡是一片灘塗,長滿了半人高的蘆葦,在朦朧月色中,隨著夜風輕輕搖曳。
然而這夜的寂靜卻被一陣低語聲打破,蘆葦分開,一個個黑影出現在河面上,隨著陸續燃起的火把光亮,可以看出那是些狹長的小艇。每個小艇上不過七八個人,緊貼著船舷,小心翼翼的划動著短小的木槳。這樣的小艇黑壓壓的從蘆葦蕩中駛出,船上的火把星星點點,一眼望去也不知有多少。
水面寬闊,水流便不是那麼湍急,然而這些小艇形制不一,有帶小屋的,有掛著硬帆的,船上士卒又多,還是發生了幾次意外。
落水計程車卒若是水性好的還罷,不會水的便拍打著河水大呼“救命”,其中一隻較大的船上,一名立在船頭上的漢子蹙眉掃了一眼水面,神情很是嚴厲。
“將軍,如此往返,只怕要到天明才能將大軍全都渡過河去。”他身旁一名校尉回頭望望,對他說道。
這名沉默不語的漢子,正是才接任廣陵太守不久的于禁。他抓著船頭護板,對校尉說道:“慢一點不要急,一定要讓將士們全都渡過河去。”
自從荊州軍在九江郡發動攻勢以來,于禁頓感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對於劉琮,于禁也算是早就打過交道的人了。當初在宛城曹軍大敗,若非於禁堅守住了他的營寨,恐怕曹操都要遭遇不測。也正是從哪一次之後,于禁便得到了曹操的青睞,如今得以就任廣陵太守,也足見曹操對他的信任。
曹操對他的信任越深,于禁便越對自己要求嚴格。此番得以就任廣陵太守,于禁也深知不是件輕鬆的差事。他行前曾專門就此請教過荀彧、程昱等人,而到了廣陵之後他也沒有閒著,立即派出了許多細作探子,往九江郡和丹陽郡等地滲透。
雖說因時日不長的緣故,細作探子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于禁對於荊州軍的動向,尤其是江東三營的動向有了些瞭解。
江東三營去年在攻取壽春之戰中,表現的極為搶眼,也讓于禁意識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敵人,在戰力上並不輸於荊州軍精銳。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肯能略有高出,畢竟這些年來,劉琮一直也沒有放鬆對軍隊的打造。
就在上個月初得知周瑜親自領大軍兩萬,向當塗進攻,同時黃蓋等率部奪取了西曲陽威逼陰陵之後,于禁便立即開始著手準備。他密切的注視著戰況的發展,不斷派出斥候與各方聯絡,同時那些細作和探子也傳回了大量的訊息。
而從於禁所掌握的情況來看,荊州軍的主力都集中在壽春、合肥方向,而自己當面的丹徙、江乘等地,不過留了數千人馬防守而已。
將這些情報綜合分析以後,于禁有些驚訝的得出一個他覺得難以置信的推論:歷陽、阜陵等地防守極為空虛!
于禁第一感覺是不相信。他認為這是劉琮佈置的圈套,要麼誘使自己從廣陵出兵,要麼誘使東城守軍南下。然而當他反覆計算江東的荊州軍人馬之後,卻不得不開始相信了。
面對這樣的誘惑,于禁怎麼也沒法收服自己不去試一試。如今周瑜領兩萬餘大軍在當塗,不管接下來是去攻擊鐘離,還是與黃蓋部一同圍攻陰陵,都距離歷陽還數十日之路程——即便是騎兵在這樣曲折山路中,也得有五六天才能趕回歷陽。而且這還是從陰陵而來。若是從壽春來的話距離就更遠了。
黃忠所部近兩萬餘就在壽春,至於合肥,應該不會超過三千餘人馬,而歷陽的守軍有多少呢?
根據于禁的推斷,至多不過兩千餘人,這還是加上劉琮所率領的近千餘明光騎近衛。
從整個態勢上來看,荊州軍是西重東輕,中路空虛。無論是黃蓋攻****陵,還是周瑜領兵奪取鍾離,都是從西向東,在形勢上要扭轉這種態勢。
那麼當此形勢之下於禁該如何呢?他本可以等著曹仁給自己指示,然而於禁很清楚,戰場形勢千萬變化,時機稍縱即逝。若是黃蓋等將攻下了陰陵,則自己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先守住東城,待曹仁來淮陰之後再做打算。可若是陰陵能夠守得住,那麼自己就可以在敵軍大部被吸引在陰陵和鍾離的時候,自廣陵西進,強度滁河,偷襲歷陽。
不錯,于禁便是打著偷襲歷陽一舉拿下劉琮的主意。
雖然于禁知道這個計劃非常大膽也非常冒險,但他認為,很值得一試。
從廣陵到歷陽並無直通之路,有的皆是山路小路,而且在兩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