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將軍,陳說利害,消除誤會,若將軍同意,則以霹靂車、衝車等攻城軍械相助。”

想到將士們輾轉死於溝壑之中,那一幕幕悲壯的場景使得陳登心中頗為沉重。對於龐統所提出的幫助,他竟一時無法開口拒絕。的確,在消滅孫權這一點上,他和劉琮是一樣的,然而這之後呢?

攻下丹徙,消滅殘存的江東軍對於陳登來說,只是為劉琮當了一次打手而已。在荊州軍已分兵直入吳會的當下,自己就算拿下了丹徙,又能怎樣呢?最好的結果,不過是在江右有了一個立足之地,一個必然會被劉琮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跳板而已。

然而拒絕劉琮的幫助,就此退兵,甚至與孫權握手言和,又將如何呢?退兵之後或可免於戰火,但那也只是一時而已,和孫權聯手對抗劉琮?且不說雙方經過這些日子的苦戰早已結下死仇,就算聯起手來,以廣陵和孫權目前的實力,也無法與劉琮的數萬荊州大軍相抗衡。

或許接受龐統的提議,才是現在最好的選擇吧?想到這裡,陳登不由暗自嘆氣,這世道哪裡有那麼多道理可言,計謀可用?唯有強大的實力才是最可靠的……

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

建安五年的冬天顯得格外寒冷,尤其是對於孫權來說,派往九江、吳郡和會稽郡各地的信使已陸續返回,然而遵令而來的各郡縣兵,卻寥寥無幾。

立於城樓之上,孫權的目光有些黯然。與荊州軍數次作戰失利並沒有使他灰心喪氣,但江東世家和江右豪強的叛亂卻讓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雖然還有徐琨、周泰這些部將以及孫賁等宗親的支援,可僅僅憑藉這些人的擁護,是無法贏得這場戰爭的。

怎樣才能重新贏得江東世家和豪強的支援?孫權抬眼看向鉛灰色的天際,思忖著自己執掌江東後的種種措置,他自認為並沒有做錯什麼,至少在劉琮率領荊州軍進犯之前,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鞏固自己對於江東的統治。如果劉琮再晚兩年,不,只要再給我一年時間,我便能更好的籠絡住那些世家豪強。

可惜,這世上最沒有可能的,便是“如果”二字。

這些天孫權明顯感覺到張昭、魯肅等人對於自己的疏離,想來他們也在等著自己說出那個“降”字吧。孫權苦笑著,悵然無語。

城樓下計程車卒們,在避風處擠作一團。自從孫權率部進入丹徙之後,之前那些熱情參與守城的世家彷彿一夜之間消失了一般。沒有百姓送來熱氣騰騰的飯食,更沒有民壯幫著他們巡守城頭,這些士卒不明所以,大發牢騷。

“也許,是他們看著大軍入城,以為無憂了?”有個年紀較大計程車卒遲疑說道。他那被寒風皴裂的臉上,還留著前些日子被箭矢劃過的傷疤,單薄的衣衫早已破爛不堪,若非有皮甲收束,只怕被風一吹就會成碎片。

旁邊一個粗壯漢子甕聲甕氣的說道:“哼,這年頭誰都指望不上!這守城啊,還得靠咱們這些廝殺漢。”

“話雖如此,可這變化也太快了。”另一個滿臉精明的矮個漢子翻了個白眼:“前些天還好吃好喝的送到城上來,如今卻人影都不見一個,你們說這是為啥?”

那年長士卒嘆了口氣:“唉,總不是因為將軍入城了吧?”說完之後,他連忙搖頭,也不知道是覺得這個猜測太過大膽,還是因為這個想法壓根不可能。然而周圍計程車卒們聽了,卻都沉默不語,並沒有人站出來反駁。

“某可聽說,如今水軍與將軍不和?”粗壯漢子呵著雙手,凍得通紅的鼻子吸溜一聲:“可為何又從牛渚趕到這裡?”

這個問題大夥都很是關心,類似的流言在城中守軍早已傳的沸沸揚揚,各種說法都有。現在他這麼一問,不過是將眾人從別處聽來的傳言再複述一遍罷了。當然這其中是否加上了個人的臆斷和猜測,那就不好說了。

最終大夥都很悲觀的再次得出結論:江東軍完了。

至於自己何去何從,又會有怎樣的下場,這些掙扎在最底層計程車卒們,其實並沒有太多想法。他們的命運是依附於將領身上的,然而很不幸,這些士卒的將領是潘璋。所有人都知道,潘璋是被孫權一手提拔,栽培起來的,就算孫氏諸將中有人投降,潘璋都不會背叛孫權。

他們在寒冷的城頭上苟息殘喘,在臨時搭起的棚子裡躲避寒風,誰都不曾注意,甬道上一名頂盔摜甲的將軍,正臉色陰沉地大步走過,他身後的數名護衛看上去頗為緊張,大手按在刀柄之上,彷彿在提防著什麼。

這名將軍正是孫權的堂兄孫賁。自從孫策身死之後,他便一直領兵駐於曲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