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打這些東西,做起來還順手嗎?”劉琮打量著地上堆的鐵傢伙,笑著問道。
老王頭自豪的挺了挺腰桿,說道:“還行!公子看看,可還用的成?”
“哈哈,這要讓你親家公試過才知道。”劉琮拿起一個鋤頭,掂量了一番,回頭對魏延說道:“農事你我都不懂,就要多請教老農,就好比打鐵,咱們就得請教老王。”
魏延有些不解地說道:“不是說來打造新式盔甲嗎?怎麼又來看這些東西?”他這些日子忙著訓練士卒,今天是被劉琮硬拉過來的。
“嘿,你可別小瞧這些農具,我可是花了好大一番心血的。”劉琮將鋤頭放下,對老王頭正色說道:“今天我來,是有件很重要的事和大家商量。”
老王頭心裡雖然樂開了花,面上卻謙遜的緊,忙說道:“公子有什麼事吩咐下來便是了,我們這些粗人哪裡會商量什麼?”
“這事兒還真要你們都出出主意不可。”劉琮環視了一眼棚子,見大夥兒都停下來望著自己,便接著說道:“咱們鐵器作坊這幾個月,忙活的最多的事是什麼?”
“打鐵!”有那二愣子急匆匆的回道,引得眾人一陣鬨笑,他還猶自不服,低聲嘟囔道:“可不就是打鐵嗎?整天敲啊錘啊的……”
劉琮也笑,看著眾人不言語。
“要說忙活的最多,應是修造兵器吧!”
“小件也打了不少呢,神弩車上用壞的最多。”
還是老王機靈,方才聽了魏延的話,這會兒便反應過來,大聲道:“應是修補盔甲!”
他這麼一說,大夥兒也都想起來,還真是這事。
這年頭的鎧甲多是牛皮製成,也叫皮甲。更高階的便是鐵甲,多是由鐵片綴連而成,沉重不說,穿戴起來也麻煩的緊。
至於頭盔,大多是鐵製的,戴著很不舒服。
無論是皮甲還是鐵甲,雖然都有一定的防護力,但一場大戰下來,損毀的不在少數。
其實早在匠戶營剛成立之初,劉琮就有製造新式鎧甲的念頭了,只是那時要準備即將爆發的宛城之戰,此事便擱置了下來。如今戰事已經結束,這件事就被他排在了前列。
尤其是經歷了宛城之戰,劉琮對於這個時代的盔甲簡直深惡痛絕。所謂的鱗甲穿戴繁瑣也還罷了,關鍵是實在太過沉重,而且很影響人的行動。至於防護力不足等缺點,劉琮簡直都不當回事了。
即使是這樣的盔甲,也只有少數將領才有,普通士卒大多身披的是木甲,就是在布衣上縫綴木片……其防護力可想而知。
宛城之戰後劉琮死乞白賴地從老爺子那裡蒐羅了不少錢財物資,回到宛城之後立即拿出一部分交給胡車兒,讓其率領三百精銳回關中購買戰馬,算算日子,也將回來了。
倘若估計的沒錯,胡車兒應該能買回兩千多匹戰馬,加上從曹軍俘獲的和原有的,加起來能有五千之多。
一支五千數量的精銳騎兵,劉琮想想都覺得激動。當然精銳二字不是說說就行,他要給這五千精兵使用最鋒利的武器,穿戴最堅固的鎧甲。
當然除了騎兵,步卒也應該有更好的盔甲才行,在劉琮的構想中,身著重甲的鐵騎與重步兵的組合,將會是所有敵人的噩夢!
原本劉琮想直接抄襲後世的歐式板甲,可是以現在的冶煉水平,還無法煉出延展性好且強度足夠的鋼板。於是劉琮退而求其次,決定模仿唐代的明光鎧,作為騎兵的制式盔甲,而步兵則以鐵質扎甲為主,相信以目前的冶煉水平和鍛造工藝,還是能夠做到的。
拿著劉琮所繪製的明光鎧圖紙,老王頭認真地看了許久,又和作坊的另外幾位大師傅嘀嘀咕咕了半天,才算了有了些底氣。
“公子所設計的鎧甲固然好,可這製造起來很是繁瑣,恐怕以俺們現有的人手,十天也難得造一副出來。”老王頭有些惴惴不安的說道,心裡滿是愧疚,公子如此看重的事情,俺們卻做不好,怎麼對得起公子?
“這個無妨,你們先試著做幾套各樣不同的,總要有個對比才好選擇。”劉琮並沒有生氣,他知道任何時代,創新就意味著要摸索,沒有現成的經驗就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去積累。
明光鎧其實和這個時代的鎧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用料上結合了皮甲和鐵甲各自的優點,在大大增強防護力的同時,更為輕便,也更為美觀。當然劉琮並非研究鎧甲的專家,他所繪製的圖案是根據自己的記憶,以及親身體驗後拼湊出來的。當然明光鎧最大的特點,前胸和後背的圓護自然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