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甚?以亮觀之,呂布這些年之所為,或被人誘使,如當年殺丁建陽以投董卓、被袁術誘使奪取徐州;或形勢使然,如昔日之殺董卓、今日走南陽投奔都督。如此一來,反覆之說便深入人心。若論其品行自然有其不是之處。至於有勇無謀,難道對都督來說,不是件好事嗎?”
其實劉琮也知道,無論是三國志還是演義中,呂布都不算是壞人,真說起來,不過是個性衝動,做事不考慮後果,又容易聽信別人罷了。而貪財好利這些缺點,在劉琮看來反倒不算什麼。
或許正可以藉此機會,將呂布架空,好收了張遼、高順二將?
只是呂布這傢伙也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啊。劉琮皺眉道:“若是呂布不願意,又當如何?他如今雖然來投荊州,只怕仍然抱著打回徐州的想法,否則也不會幾次三番向我索要兵器軍械了。”
對於這一點,賈詡心中早有定計,只是他生性謹慎,怕萬一將來發生什麼事,自己倒說不清楚了。而且以劉琮的性情,未必會同意自己的想法。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娶了呂布的女兒便是,呂布好面子,如此一來自然就好哄了……
劉琮此時還不知道賈詡心中所想,思忖片刻後說道:“反正要回宛城,途徑安眾時見了呂布,先試探下他的想法便是。只是這件事現在就要提前做,我的意思是從世家豪強子弟、流民及本地普通百姓子弟中挑選一部分,再從軍中選出一些有經驗的年少士卒,組成親衛隊,一如昔日舊例。”
賈詡點頭道:“如此也好,那過些天便動身返回宛城吧。”
“還要等幾天,據報益州送糧的隊伍已過了江陵,再有數日便到會襄陽,那領隊之人,我倒想見見。”劉琮想起昨日收到的另一個訊息,笑著說道。
賈詡和諸葛亮對視一眼,什麼人竟然讓都督如此感興趣?
第118章 火中取栗欲弄險
經過一個多月的舟車勞頓,疲倦已極的張松進入襄陽城時,恨不能立即倒頭好好睡上幾天。然而沒想到剛入了驛館,便被劉琮派人請到了太守府中,張松心中頗為疑惑,自己這個微末小官,無名之輩如何會被劉琮所知?莫非他召見自己,是為了責問糧草數量不足之故?
雖然並不害怕,但總歸有些忐忑,而且張松本就是為了見劉琮而來,心情自然有些複雜。待隨著侍從進入太守府之後,他壓抑著心頭的情緒,想盡量表現得平靜一些。
正月裡春寒料峭,張松雖然在來之前換了身衣裳,卻仍覺得有些冷,方踏入一處不甚寬大的院子,就見前院中一個英氣勃勃的青年似在習武,見到張松後便大步迎了過來。張松以為是劉琮的侍衛,拱手道:“敢問劉都督何在?”引他前來的侍從在他身後聽了,捂嘴偷笑。
那青年愣怔一下,繼而笑道:“我便是劉琮劉仲懷。”
張松頓時尷尬的面紅耳赤,饒是他一向不拘泥禮法,自視甚高,此刻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說些什麼。倒是劉琮不以為意,伸手請他入書房一敘,總算讓他感覺不那麼彆扭了。
進了書房分賓主落座,張松抬眼觀察劉琮的表情,殊不知他這偷偷摸摸的樣子,配上尖嘴猴腮的面容,實在令人忍俊不禁,好在劉琮知道張松最恨別人因容貌而看輕取笑他,當下鄭重說道:“使君一路辛苦。”
張松個頭很矮,大概也就一米五幾,坐在席上更顯得身形矮小,他見劉琮眼中並無取笑之意,悄悄鬆了口氣,躬身道:“承蒙都督垂詢,一路上還算順利。”
略寒暄幾句,劉琮便說道:“前者我欲遣使往益州借糧,還曾有人勸諫,說什麼益州牧斷然不肯相借,琮對那人言道,益州牧與我乃是同宗兄弟,且溫厚仁善,必然不會拒絕相助。如今使君押運糧草而至,可見正如琮所言。”
張松見劉琮神態莊重,言辭誠懇,心中頗為受用。本來初次見面,他還覺得劉琮比之傳聞中看著還要年輕,心下未免有些嘀咕,加上劉琮身材高大、相貌英武,不由便認為劉琮更像是個武將。然而這會兒聽劉琮如此說,他便稍稍改變了一些看法。
而對於張松,劉琮並不如何厭惡,反倒頗為好奇。即便張松在歷史上引劉備入川,有背叛劉璋的壞名聲,但在劉琮看來,張松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罷了,在如今這個亂世之中無可厚非。更何況這樣的人,才會因為不甘平凡而比平常人更加努力,他們所欠缺的,不過是個機會而已。所以當他見到劉備之後,便立即抓住了機會,只可惜後來被兄長告發,落得個人頭不保的悲慘結局。
因書房內陰冷,張松忍不住緊了緊衣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