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從前段時間開始,他開始邊吃飯邊批改奏章。
他的午膳極簡單,一小碗黃米飯,幾盤小菜,一小碟酸醃雪裡紅,一小碟油炸花生,便是一個當時統治著世界上最大帝國的君主的正式用餐。
實在寒磣得讓人惋嘆不已。
《明史》中記載,崇禎皇帝為了籌備軍餉,生活極其儉樸,平日裡,吃穿用度,都是儘量節省,甚至衣服破了,都是讓堪稱賢內助的周皇后縫補。而崇禎朝的最後幾年,皇帝的儉樸更是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他甚至地把自已的銀製夜壺都讓太監拿去賣了換銀子籌軍餉。
而真實的歷史總讓人嘆惋,這位儉樸度日,勤政程度堪比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崇禎皇帝,最終卻只落得個身死國滅的悲慘結局。
“陛下,這封奏章,是山東監軍高起潛八百里加急送來的。”曹化淳語調謙恭地說道。
崇禎皇帝哦了一聲,接過奏章看了起來。
曹化淳緊張地觀看皇帝的表情。
這段時間以來,皇帝看完奏章便發怒的樣子,他見得太多,甚至有好幾次皇帝失態將奏章摔在他的臉上,好象他曹化淳是專門帶來壞訊息一樣。
臉色發黑憔悴的皇帝,睜著浮腫的眼皮,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閱讀奏章。
曹化淳驚喜地發現,今天的皇帝,隨著閱讀的深入,臉上竟然迅速地浮起激動的紅潤,最後竟然猛拍一掌在桌案,從凳子上彈地坐起。
“好,好,好啊!”年輕的皇帝扔下奏章,撫掌大笑。
見到崇禎皇帝笑得如此舒心,曹化淳心下陽光燦爛,全身釋然。
“消滅6000精銳叛軍,總共斬首4000多顆,端的好一場大勝!曹大伴,你終於給朕帶來了個好訊息了。”皇帝面色潮紅,雙手拳掌相擊,激動地來回踱步。
此時,有小太監來報,說首輔周延儒有大捷奏章上報。
皇帝大笑道:“玉繩此來,定然是收到了朱大典的捷報了,傳他覲見吧。”
果然,一臉陽光般燦爛笑容的首輔周延儒樂顛顛地走到皇帝跟前,隨即下跪,大聲向皇帝稟報了同樣的訊息。
“愛卿平身,朕已知了。”皇帝的親切笑容,讓連日受於巨大的精神壓力的首輔周延儒心下有如喝蜜。
崇禎皇帝翻看奏章,朱大典的奏章上,斬首人數與分配倒是與高起潛的相同,只是,他的奏章將他自已吹捧得如此厲害,讓皇帝不覺皺眉。
對於朱大典的刻意邀功,崇禎皇帝洞若觀火。他在心下冷哼了一聲,朱大典,你還真好意思給自已貼金啊,若你真有這樣諸葛亮般神機妙算,為何這登州的叛軍至今仍不得剿除。
年輕的皇帝合上奏本,陷入了沉思。
這一次,朱大典與高起潛的奏本中,又共同提到了那個李嘯。
這個20歲的李嘯,竟又斬得1000級首級!
雖然朱大典的奏章,竭力把李嘯描寫成一個粗愚武夫,但崇禎皇帝卻在想,消滅陳友德,渡海攻下韃子海堡,現在又消滅了李九成6000精銳叛軍,這三場讓整個大明王朝都感覺提神蕩氣的戰鬥,次次都有能這個李嘯參與,足以說明此人絕不簡單。
崇禎皇帝對李嘯的興趣,比前兩次更加濃重。
皇帝下了決心,等登州戰事結束後,一定要讓李嘯進京一見。
“傳朕旨意,著兵部速速驗明首級,隨即押往京師,朕要再去太廟告祭列祖列宗。另外,需對有功人員重加封賞,以慰眾將士力戰之心。兩件事都需儘快辦好。好了,玉繩你下去草擬吧。”皇帝連聲下旨,他仰望灰濛濛的天空,雙眼卻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之色。
“微臣謹遵聖諭。”
李嘯開完訴苦大會後,過了三天,接到了讓他前往登州大營的通知。
朝廷晉升他為衛指揮同知的升賞正式下發了。
朝廷這次晉升速度之快,讓習慣了大明朝拖沓辦事的李嘯,心下一時頗為驚奇。
不過他很快想到,估計是朝廷為了振奮人心,方能這樣以最快的速度辦理晉升事宜吧。
登州大營,朱大典的軍帳內,兵部派出的官員,給正跪伏階前的朱大典、劉澤清、吳三桂、李嘯等一行人宣讀升賞的聖旨。
李嘯對聖旨中嘉獎晉升自已那一段話印象頗深。
“。。。。。。山東安東衛千戶李嘯,陣戰英勇,功績迭立。此番官軍軫滅巨賊李九成,李嘯所部出力甚多,斬首過千。朕覽奏報,不勝欣悅。乃效皇祖有功必賞之命,晉升李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