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超過二十萬人,其中我們的軍隊十一萬多一點,普魯士人的軍隊四萬多一點,奧地利人的軍隊將近六萬。剩下地就是巴伐利亞和眾多德意志諸侯構成的醬油眾,這些醬油眾太多,而且要是佈置在前線極度容易導致編隊混亂。所以他們負責我們的補給線和一系列的交通道,所以不算在前線軍隊裡面。也就是說,我們有將近十八萬人,步兵十五萬,各國騎兵將近三萬,各類火炮397門,炮兵營19個。法軍那邊人數略少於我們。據阿薩辛們偵查,旺多姆公爵帶出去的八萬人,再加上經過半年的補充。佈置在斯特拉堡一線的法軍總共十六萬,步兵十五萬多一點,大炮130門,騎兵大約兩萬人。只不過由於法軍有要塞要防守。有堡壘要駐紮能讓大孔代率領的主力才九萬左右,另外就是那位維勒魯瓦公爵了,他率領三萬人在側翼拱衛斯特拉堡。
法軍跟我們對比起來看似並不懸殊,但看大孔代親王的佈置就可以看出,真正能打的其實也就是那步騎九萬人。剩下的不能打的,全讓大孔代親王扔進要塞、堡壘裡面蹲了起來,盧森堡公爵所謂的三萬側翼,其實也是在用來打打順風仗的貨色。而且,法軍的130門火炮說明了旺多姆公爵的丟失的火炮很多。這導致法軍在遠端火力輸出方面就遠遜色於我們。倒是這騎兵的數目,法軍補充起來的速度讓我有意外。
大概那是大孔代親王的強烈要求吧。
法軍能打的主力大概是九萬,我們這邊,基本上,十一萬帝**都是能打的,普魯士人也一樣,就是奧地利人和其他德意志聯軍的作用堪憂,不過要是順風仗,他們也是能夠打的,所以總體上來說,我們雙方在斯特拉堡一線的兵力對比是,法軍步兵七萬,騎兵兩萬多,火炮130門對帝國、普魯士步兵約十一萬,騎兵將近三萬,火炮397門。
按照我不想投入大量的兵力攻城為前提,主導這次進攻的是薩克斯這傢伙,誰讓薩克斯這傢伙最擅長的是防守反擊。於是,這貨除了白天會去勾搭村姑寡婦和牧羊女以及德意志貴婦人之外,剩下地時間就是在圍繞斯特拉堡這巴掌大的地方跟大孔代親王玩捉迷藏。
之所以說是捉迷藏是,大孔代親王試圖在我們攻城之中抓住我們的疏漏,然後從區域性戰鬥擴大成全面的大決戰。而薩克斯想引誘出大孔代親王,一戰成名,所以,他就在不斷地用奧地利人、普魯士人去勾引著大孔代親王就偏偏不攻城。但大孔代親王,或者說是盧森堡公爵反應及時,所以,兩個月內,雙方在星盤羅布的要塞、堡壘之間玩起了探戈,你進一步,我退兩步,你退一步,我進兩步,換句話說就是,雙方展開了無數次區域性的試探交鋒,但由於謹慎,誰都沒能把誰怎麼樣,最多也就是幾個堡壘、要塞幾度易手,雙方的騎兵在這片山區、溝壑裡面打了無數個回合,我們佔據著極度的騎兵優勢,法軍有著地利優勢,反正雙方有勝有負。只不過,很明顯,在兩個月交鋒下來,法軍能夠活動的地區越來越少了,我們在區域性的優勢正在確立。只是,我們想要佔領梅茨和斯特拉堡也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馬月。
南邊義大利地區,主導法軍攻勢的還是我們的老朋友,旺多姆公爵。這貨被解職以後,就立刻抵達了法國南方,抽調兵力和軍官,經過三個月的時間,他拉起了戰鬥力還算可觀的軍隊。第一梯隊三萬卡斯蒂利亞王國援軍和三萬法軍以及一萬阿拉貢盟軍,總共七萬多,步兵六萬多,騎兵八千,火炮約140門,炮兵營6個,第二梯隊五萬人,法軍步兵,炮兵營2個,火炮30門。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140門火炮這個數字大概我們可以看出法國在過去數個月的時間把他們的火炮武裝到了哪裡去,也可以看出法軍這是蓄謀已久。
為了保證對義大利的成功進攻,那三萬法軍、三萬卡斯蒂利亞王國盟軍和一萬多的阿拉貢盟軍全是法國人從西班牙戰場上抽調的精銳部隊,而後面的五萬人顯然便是新徵的新兵。如果法軍在義大利半島的進攻成功的話,他們就能在戰略上扳回一局,因為把我們趕出義大利就意味著我們不能透過地中海進行補給,不論以後是戰,還是和,這對法國人來說都有好處。
只是法國人也太低估我了。
不,確切地說,是法國人只認為他們太瞭解我們了。
沒錯,我們羅馬是好兵有一群,但能打的將領沒幾個。斯維亞託斯在尼德蘭,我在斯特拉堡,亞歷山大也在這裡,好吧,看上去全帝國能打的統帥都在這兩個地方了,那麼剩下的義大利還有能夠阻擋法軍呢?
要知道,法軍這邊的統帥全軍的是旺多姆公爵。
大家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