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把一口銀牙咬碎,自個的兒子是伯府的長孫,只為沒有一個嫡字,就只有一萬兩銀子的聘禮,還比不上個宜芝個丫頭片子倒有三萬兩的嫁妝?不就是因為自家老爺不是太夫人的親生兒子嗎?可好歹鈞哥兒也喊了她這麼多年祖母,竟是半點都沒有祖孫之情!
要緊處既已議定,接下來的幾個月便是為了這兩樁一前一後的娶嫁之事而忙活,要給大少爺收拾出一座三進小院來做新房,要去採賣各種奇珍異寶以為聘禮,又得挑選調教一批僕從放到新院子裡供大少爺夫婦使喚,又要擬定所請的賓客名單,諸事等等,不一而足。
宜芝的親事便不用準備這麼多,只需在婚期之前打點好一應嫁妝便可,太夫人一早便發話讓五太太來為宜芝操辦,因此採賣首飾綢緞、古董擺設,打製傢俱這些事體,自有五太太替她準備,宜芝唯一親自勞動的,便是繡她的嫁妝。
因著只有半年的時間,宜芝便拉了采薇來一道幫著她繡。采薇也不推辭,只是笑道:“只要姐姐不嫌棄我的女紅手藝,便是幫姐姐繡多少嫁妝我都是願意的!”
宜芝原還以為這只是她的過謙之詞,雖平日裡幾乎不見她拿針捏線的,但因為學完了女學那幾本書之後閨秀們便再無書可讀,只得做些女紅打發時間,燕秦朝的閨中女子們上至大家千金下至小家碧玉,少有女紅做得不好的。
因此宜芝便很放心的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