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大的失落。主公要尋之人便是此人嗎?雖然主公曾經和郭嘉說過龐統長的並不好,但是這副模樣還是讓他驚訝不已!
郭嘉看著龐統的同時,龐統卻也打量著郭嘉。當今天下謀士中,郭嘉論第一,便是諸葛亮都要稍遜一籌。這排名並非是才學,而是名聲。郭嘉這些年追隨劉峰,一路醒來,出謀劃策,劉峰指點江山,拿下數州,將漢室江山劃分為數塊,其佔據各處要害之地,勢力之大,天下第一。這中間郭嘉功不可沒。
但見郭嘉失落神色,龐統微微一驚!
他自然知道自己相貌醜陋,甚至於在一般的醜人之中還算醜的,但是郭嘉這幅神色有些不對。
現今劉峰身死,郭嘉那般得劉峰重用,而且現今正是身心俱疲的時候,如何還會對自己的相貌這麼敏銳?在他看來,當是初初一看,便即拋開,腦海中只是尋思著主公暴斃,幾位小主需要幫助,幾十萬軍馬需要人領導一事上,為何會對自己的相貌這般在意?
是郭嘉心中對劉峰並非那般尊崇?不像!況且聽聞劉峰曾經令華馨兒娘娘千里驅馳,就是為了給郭嘉看病,這等情義,尤其是主公對下臣,臣子安能不永遠銘記於心?突地,龐統想到一個可能,當即再次仔細看看郭嘉,雖然神色上有些頹然,但並沒有那種哀毀骨立的感覺。
龐統明白了!明白的同時心中一顫!劉峰好計謀!將全天下的人都騙了!
647章 龐統入洛陽(完)
第648章 龐統歸附
龐統臉上現出驚喜之色!若是劉峰果真未死,那麼先進曹操已然中計,以曹操性子,必然親自洛陽,親自殺入皇城方才能夠抹去劉峰一直壓他一頭的屈辱。曹操此來凶多吉少,縱然他可以逃得性命,但必然元氣大傷。劉峰心思機敏,算計無雙,必然抓緊這機會大軍東進,一舉將曹操勢力滅之。
便如之前,何人能夠想到袁紹那般強大勢力在劉峰算計下說滅便滅了?大廈將傾,僅僅剎那。曹操一旦中計,不是損耗些許兵力的問題,而是直接面臨身死人滅,大軍消亡的結果。劉峰算計之深令他訝異,亦讓他歎服!
他此來洛陽,乃是為了相助於劉峰兵馬!為人所不知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個帝王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無論是否是作秀,這等善心不是一般諸侯可比:“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等心憂天下的情懷不是一般諸侯可比。還有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出自劉峰的言語將他深深打動!
劉峰身為一代梟雄,其言行必然非一般人可比。是以,他並不曾魯莽歸附,而是仔細檢視,想要看清楚劉峰此人是否真的言行如一!涼州,幷州之地罷了,乃是劉峰早年根基,或許有作秀之嫌,他從漢中出發後來到荊州,有道是三人成虎,是以龐統刻意在荊州檢視了許久,在北益州和揚州,被劉備和曹操夾雜的荊州仔細檢視。劉峰帳下將士的言行令他暗暗歎服,看一個人不是聽其言語,而是看他身邊的人。朋友許多時候是一面鏡子,看其下屬,可以知道這個人的個人威望,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個領導正派不正派看看其下屬般可以知曉!
荊州之行令龐統很滿意,認為劉峰乃是所有諸侯中真正一心為民者!
漢室之亂最早起始於宦官之亂,公元125年,宦官孫程等十九人,擁立十一歲的濟陽王為帝(漢順帝),並且殺掉閻顯。順帝時,孫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勢力大為增長。他們不但可以充任朝官,還可以養子襲爵。至此宦官勢力日漸龐大,導致大漢民不聊生。至公元184年,黃巾起義,乃是官逼民反!但黃巾並非完全為民請命,繼而被滅,十常侍開始強勢,之後董卓亂朝,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群雄並起,各自割據,亂徵兵力,強徵銀糧,天下百姓受困於水火已經六七十年矣!
有志之士莫不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群雄各自有雄壯言語,各個以奪取天下為己任!但其中真正關心百姓疾苦的極少!龐統自負憂國憂民,願為天下萬民請命!但也不及劉峰見解深刻,興亡百姓皆苦!這是一個普通百姓的真實寫照。能夠發出這等嘆息言語的方才是真正關心百姓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話天下又有幾人能言?
龐統已然被劉峰俘虜,親自去劉峰的領地看過之後,百姓安居樂業,自享太平,龐統堅信劉峰言行如一,真正心懷天下的君子,這等人稱王,天下百姓有福矣!
不料劉峰突然暴斃!他著實嘆惋不已!難得天下百姓有救,但是哪裡知道蒼天無眼,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