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者這場輸給騎士,也算不得什麼大新聞,可畢竟沒有人願意輸球。

經驗豐富的拉姆齊已經感覺到,本場比賽球員的狀態明顯不太好,連續的客場之旅很容易讓球員疲勞,外加這場打的是孱弱的騎士,球員們都有些掉以輕心。

如果讓主場作戰的騎士打出了氣勢,打出手感,那麼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所以拉姆齊需要開拓者在第二節給比賽頂下基調,壓制住騎士目前的勢頭,這樣下半場才會比較好打。

“我們打一個‘Big’,桑普森在低位接球,範德維奇埋伏在底角吸引防守,德雷克斯勒你在右側,卡爾提到弧頂作為接應;科爾特你傳球給卡爾後,就往右側底線走;卡爾,注意你的傳球速度,一定要及時把球給桑普森,如果不行再給科爾特投籃;科爾特你要注意防守人的站位,如果你在接球后沒有好的投籃機會就把球交給德雷克斯勒處理!”

拉姆齊為第二節的開拓者佈置下了基本戰術,這是開拓者常用的戰術,也就是4外1內的動態進攻模式。

這種進攻模式條理清晰,內外分明,是一種很不錯的進攻戰術,它可以打得很簡單,也可以變得很複雜。

如果球隊擁有強力內線,那麼就會很簡單,把球順利交到內線手裡,讓他得分或者造犯規。

如果球隊的內線單打能力一般,那麼就需要外線良好的配合,透過傳導、吸引和迷惑來創造進攻機會。

這是一種非常穩健的進攻模式,對於實力佔優的開拓者來說能夠這樣穩穩地壓住對手,再好不過了。

前提是,他們能把球打進。

第二節比賽開始後,騎士率先發球。

第一節騎士的主要火力點沃德…弗林下場休息,但騎士的進攻並沒有因此而陷入困頓。

騎士的主力控球后衛約翰…戴維斯,在第二節開始掌控騎士的進攻,身高6尺2,已經在NBA征戰了9個年頭的他,面對開拓者的新秀控衛科爾特,開始教訓起這個小菜鳥來。

事實上,約翰…戴維斯和開拓者有著很深的淵源,他是1976年的新秀,作為那個賽季年輕開拓者的一員,獲得了當季的總冠軍。

當時球隊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21歲的約翰…戴維斯作為開拓者板凳上的重要替補,在整個奪冠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總局賽面對費城76人的比賽中,戴維斯在後四場比賽中每場比賽都能穩定輸出十多分,幫助開拓者連扳四局完成大逆轉。

只是那支開拓者最終還是因為傷病而解體,戴維斯也被球隊交易,在印第安納、亞特蘭大和克里夫蘭輾轉漂泊。

現在已經7年多過去了,每次面對開拓者,戴維斯都有著別樣的感情,只是在球場上作為職業球員,他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這次再戰開拓者,看到開拓者的新人控衛科爾特,戴維斯不禁想起了曾經的自己,想起來那個夢幻般的賽季。

“嗶嗶!”裁判響哨,戴維斯突破上籃成功,同時造成了科爾特的犯規。

“Shit!”一旁的拉姆齊看到這個進球低吼了一聲,望著曾經的冠軍弟子撕扯球隊的新秀,拉姆齊心中也不知做何感想。

第二節開始後,開拓者三次進攻都沒有成功,桑普森的手感依然沒有回暖的跡象,而底角的科爾特同樣不能把球投中。

有特平鎮守的騎士內線似乎沒有之前比賽表現出來的那麼弱,最起碼這場比賽特平的發揮讓人看到了肯塔基雙塔的威力。

而戴維斯更是連續依靠突破打擊開拓者,開拓者一向奉行外線防守不輪轉,內線多補位的策略,來減輕外線的防守壓力,讓他們把更多的jīng力放到進攻中。

可是隻要遇到突破能力強或者低位單打能力強的外線,開拓者外線被輪基本是肯定的,之前的比賽開拓者會用更強的火力輪迴來,可今天似乎不太好使了。

戴維斯站上了罰球線,罰球命中後,騎士已經以39:32反超開拓者,領先7分。

連續的進攻不中,迫使開拓者場上的球員做出調整,他們不再按照既定套路去打,而是開始做出改變。

德雷克斯勒從科爾特手中接過控球權,開始由他往底線走,科爾特給他做掩護。

然後低位不再讓桑普森去接球單打,而是由範德維奇在更淺一些的位置去接球做軸,桑普森拉到了外圍去清空對手內線。

範德維奇算是開拓者首發中發揮比較正常的點,球重新回到他的手中,開拓者的進攻一下子穩健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