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打確實是他們最常見的戰術——如果單打能被稱為戰術的話。
這種球隊結構其實非常的“先鋒”、“前衛”,因為在21世紀最流行的球隊建構思路就是五個功能全面位置模糊的球員,組成一支全能軍團。
不過征服者的教練顯然不是什麼高瞻遠矚的時代籃球先鋒,他建構這樣一種戰術體系的原因,是為了彌補征服者在外線投shè、內線單打方面的缺點,沒有這兩樣東西,一個球隊的戰術幾乎就沒了一大半。
所以,在防守上征服者採用暴力的防守方式,遊走在犯規的邊緣,來打擊對手的進攻氣勢;
在進攻上他們利用身體素質和個人能力,不斷地單打、搶籃板、再打、再搶,典型的亂拳打死老師傅。
果然,在這次進攻當中,征服者的球員像抗著炸藥包的突擊員,一個擋拆,就拿著籃球就往裡衝。
維京人的球員單防能力都一般,除了甘國陽,他也是趕忙橫移到三秒區內補防。不過這一次甘國陽在封蓋對手時身體接觸過大,被裁判吹罰了犯規,送對手上了罰球線。
兩罰都進,征服者又追回兩分,9:4。
“彼得,待會兒把球傳給我。”領了一次犯規的甘國陽和迪彭布洛克說道。開場到現在,在進攻中他還沒有接過球,現在他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征服者。
不過開場甘國陽沒有接到球並不僅僅是因為貝爾曼的戰術安排,還源於征服者死纏爛打式的防守。
在開賽前征服者就做了許多功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對付維京人的箭頭人物——甘國陽。
他們採取的是一種簡單粗暴,卻又很有效果的方法——包夾。而且是在甘國陽還沒拿到球的時候,就開始對他進行包夾。寧可其他人三打四,也不讓甘國陽接球。
所以當甘國陽想在籃下要位進攻的時候,和他對位的胖子中鋒,和對方的小前鋒就像兩塊麵包一樣,把他這塊肥肉夾在了中間,形成了一個三明治。
迪彭布洛克在外線幾次嘗試向內吊球,都因為對手的防守太嚴密而作罷。
對甘國陽來說,對方的防守可不僅僅是嚴密這麼簡單。包夾他的兩個人一個在後面死命地頂,不時用肘子頂甘國陽的腰部;一個在前面用手隱蔽地拉拽著甘國陽的衣服,不讓甘國陽做擺脫動作。
這樣的防守行為放在21世紀的籃球比賽中肯定要被判犯規的,尤其在NBA賽場,是沒法逃過裁判和攝像機的眼睛的。
但在八十年代,這卻是再正常不過的防守手段,裁判對這樣的正常防守自然是視而不見。
甘國陽見在地位要不到球,便放棄了卡位,甩開對方討厭的小前鋒,到高位來給威廉姆斯做了一個掩護。
威廉姆斯依靠甘國陽的高質量掩護,在弧頂獲得了一次很好的投籃機會,迪彭布洛克順利地把球傳到威廉姆斯手中,威廉姆斯接球,起跳,投籃。
“嘭!”在最舒服的位置接球投籃的威廉姆斯卻沒能把球投進,球砸在了籃脖子上高高彈起。
甘國陽因為提到了高位,沒有辦法拼搶前場籃板,而且貝爾曼也不喜歡隊員搶前場板,而是要求投籃一旦不進要快速退防。
不過征服者的快速反擊速度也不是蓋的,他們的胖子中鋒抓下後場籃板後,立刻把球傳了出去。
籃球像撞牆一般,每個征服者的球員就像是一堵堵的牆,球來到他們的手上就像撞到了牆上,一下子就彈了出去。
就這樣,三傳兩導,球很快就過了半場,來到了征服者鋒線球員的手中。
而這時維京人還沒能完全退防,因為人跑的再快也沒有球在空中飛得快。
籃下只有迪彭布洛克這個小控衛在防守,征服者的鋒線球員毫不猶豫地持球強起。
迪彭布洛克知道,即使自己起跳,也封蓋不到對手,搞不好還會吃個犯規。所以他乾脆站直了不動,等著對手撞上來,好造對方一個進攻犯規。
兩人的身體碰在了一起,迪彭布洛克覺得好像被一輛摩托車撞了一下,整個人順勢向後倒去。
這就是傳說中的“假摔”,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成為了球員們防守時的一大…法寶。
“假摔”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除了要被對手狠狠撞一下外,還要“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來向裁判展現自己弱不經風的體質和對手的野蠻兇殘。
但當迪彭布洛克想著要怎麼發揮自己高超演技的時候,卻發覺後背好像碰到了什麼,他眼角一斜,卻發現一個人高高地跳在了空中,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