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比賽開拓者暴露出了兩個問題,後場防守屬於貫穿全賽季的問題,本賽季是很難快速解決了,而且在貝爾曼的調教下,已經有了改善的趨勢;而暴露的第二個問題則是之前開拓者沒能發現的,就是進攻當中內外結合的問題。
之前的開拓者打出了全聯盟應該說最好的進攻,他們的快速反擊完全不必湖人差,而陣地進攻中他們做的最好的就是內外結合,有一個強力的攻擊點,同時其他進攻點眾多,每個上場球員都有很強的攻擊力,哪怕波特這樣的新秀都敢於出手進攻。
這就導致對手常常疲於奔命,強要掐某個進攻點,結果另一個或者兩個進攻點又開啟,對手往往就這樣死於亂箭之下。
但賽季深入,各隊在和開拓者交手後發現,開拓者進攻點雖多,內外線進攻均衡,可是內外缺乏聯絡,原因就在於甘國陽的得分能力本賽季暴增,可是傳球水平較之上個賽季幾乎沒有進步。
於是像子彈、快船都開始全力掐開拓者的內外傳球,積極的把防線往外擴,除了甘國陽對其他人絕不包夾,堅定的並全力拼搶前場籃板,不讓甘國陽輕易傳出超級長傳,再加上開拓者外線整體狀態一般,才讓比賽打得如此艱難。
沒有了犀利的快攻,沒有了內外結合來調動對方的防守,讓開拓者賴以生存的進攻陷入了困頓。
當拉姆齊和貝爾曼在賽後分析給甘國陽聽,希望他能繼續提高自己的傳球水平,如此才能更好的幫助球隊時,甘國陽的心中還是覺得挺難過的。
對他來說,因為自己的原因讓球隊陷入困境,是讓他難以接受的事,畢竟他在場上真的非常非常的努力,兩場比賽他都的得到了30分15個籃板以上的資料。
不過甘國陽也能感覺到在場上他遭受的包夾越來越多,一旦被包夾,他的轉移球總會慢半拍,這時球隊的進攻套路往往就被打散了,往往以勉強出手而結束,命中率自然可想而知。
甘國陽接受了兩位教練的意見,但短時間想要提高傳球意識基本上不太可能,甘國陽只能繼續在實戰中進行磨鍊了。
而開拓者的下一個對手,就是來到波特蘭訪問的波士頓凱爾特人,以及重回故里的比爾…沃頓。
在波特蘭時期,沃頓就被稱為最會傳球的中鋒,在他巔峰的1977…1978賽季(當季mvp),他場均可以送出五個助攻。
而且他的傳球能力並不只在於這五個助攻的資料,還在於他對開拓者全隊進攻的梳理,對全隊球員的指揮調配,盡顯大將之風。
在本場凱爾特人到訪波特蘭的比賽前,關於兩人傳球水平差距的對比是被反覆渲染,本賽季甘國陽場均助攻數只有可憐的1。7個——他的那些超遠距離長傳很多時候都不算助攻。
電視臺也是做了兩人傳球對比的影片,甘國陽的全是失誤,比爾…沃頓的全是妙傳。
這無疑激怒了甘國陽,在比賽中他主動要求多在高位接球,而不是總在低位要位,拉姆齊同意了甘國陽的提議,他原本也是想讓甘國陽在進攻中避開凱爾特人強大前場的鋒芒。
結果,在紀念體育館,甘國陽拿下了他本賽季的第一個三雙——27分16個籃板10次助攻,還有8次蓋帽,差一點完成四雙神蹟。
凱爾特人想在波特蘭復仇的想法破滅,賽季遭到開拓者雙殺!
第三百一十三章艱難賽程
雙殺凱爾特人讓開拓者計程車氣達到了賽季的最巔峰,整個波特蘭的球迷們都是信心滿滿,波特蘭體育界的媒體紛紛認為這將是開拓者1977年以後爭奪總冠軍最好的時機。
波特蘭開拓者內的許多人也是這樣認為的,他們的老闆溫伯格在賽後接受採訪時就坦白,本賽季開拓者的目標就是總冠軍。
雖然不管什麼球隊,基本臺面上都會將賽季目標定為總冠軍,但同樣的話,哪些人是嘴上說說,哪些是真的這麼想,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的。
整個西部,從1979年湖人選中魔術師,1982年又拿下沃西后,基本上就進入了紫金王朝的統治期,其他球隊對湖人根本造不成太大威脅。
只要湖人自己不出亂子——比如1981年魔術師和主教練鬧矛盾導致球隊首輪被淘汰,那麼湖人在西部季後賽很少遭到抵抗,對手一般早早投降,然後在總決賽中等著東區的群雄經過血戰留存下來的最後一直球隊——開始是76人,現在變成了凱爾特人。
從1980年開始,到1985年,湖人的五次總決賽之旅中,在西部打得最艱苦的一輪比賽不過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