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在進攻張魯,不過蜀地難行,多山嶺,目前還在僵持中,不分勝負。
陶謙在和泰山賊使勁,這邊上就是管亥的青州大軍,陶謙倒也不敢派大軍出去擴充土地了。
劉表現在已經聯絡上了荊州的各大家族,憑藉著他的皇室身份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已經得到了這些世家大族的投靠,目前在準備著收服荊州的事情了。
現在可以說,整個天下都是在發生戰事,趙飛這邊佔領了兩郡之地,並不引人注目,畢竟只是江東的兩塊荒涼之地而已。
豫章郡雖然在江東算是繁榮的大郡了,但是相比於中原,就實在是不算什麼了。
現在天下各勢力,關注的都是公孫瓚那裡,佔領了幽州和青州小部分土地,還自行任命下屬為冀州牧,明顯就是對冀州有意思,韓馥看樣子能力平庸,也不可能是公孫瓚的對手,要是公孫瓚一統河北的話,那天下就出現了一個比董卓實力更加強大的諸侯了。
趙飛一邊處理政務,一邊檢視著這些訊息,慢慢地和他記憶裡的三國曆史相應證,發現不知不覺已經改變的相當多了。
趙飛知道,這也意味著,他先知先覺的優勢,在逐漸地消失。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chūn耕結束後,趙飛就要準備進攻會稽郡的事宜了。
在這一年,天下勢力肯定會有比較大的變化,例如冀州,韓馥面臨公孫瓚的大舉進攻,肯定會緊張萬分,而他的下屬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一旦齊力勸說之下,很可能就會像歷史上一樣,將這冀州牧的位置讓與袁紹。
這裡要說明一下,袁紹即便實力再強,如果沒有外力相逼的情況下,韓馥畢竟是冀州牧,還是有著不少實力的,袁紹也是無法輕易取得的,要不然他一開始也不會把注意達到豫州上面去了。
現在袁紹要是可以成為冀州牧,絕對是要感謝公孫瓚的,沒有公孫瓚這個外力,韓馥根本不可能放下權力去給袁紹。(未完待續。
244進攻會稽郡
隨後是袁術缺少騎軍,就派人去袁紹那裡,想透過他的渠道,在北方購置馬匹,但是袁紹因為心中不爽,也是斷然拒絕了,這下子袁術也是有些火了,他沒有想到是他自己先拒絕在先,只想著他不過是借用一下渠道而已,這袁紹都不肯。。
至此兩兄弟才是真正對立起來,隨後就是袁紹派了周昂來做豫州牧。
可是袁術已經上表過孫堅為豫州牧了,袁紹公然派人來搶地盤,袁術自然是不答應,就和周昂的軍隊對峙起來。
不過袁術派兵在攻打陳溫,大軍在外,一時間在這豫州,倒也沒有太多的兵力,這才和周昂的軍隊相對峙著,要不然以袁術的實力,絕對不可能會拿周昂沒有辦法。
袁術是覺得周昂沒有絲毫的威脅,反正他的兵力出擊不夠,守城夠了,周昂也攻不下豫州,因此袁術就沒有讓攻擊陳溫的紀靈大軍回來,在他看來,還是佔領淮南郡,擴充實力更重要。
劉虞在派了兒子劉和去長安之後,漢獻帝想東歸洛陽,脫離董卓的掌控,看劉虞如此忠心於他,非常高興,就暗地裡派劉虞之子劉和逃出長安,偷偷出武關去找劉虞,讓劉虞率兵前來相迎。
劉和途經袁術駐地,他知道袁術也是征討董卓的諸侯之一,就將此事告知了袁術。
袁術一聽這訊息,就扣留了劉和,讓劉和給劉虞寫信,答應等劉虞率兵前來後,他袁術願意一起出兵,一起趕赴長安。
公孫瓚知道袁術野心很大,不是忠漢之人,劉虞要是去了,很可能麾下兵馬就被袁術給吞併了,因此公孫瓚就出言制止了劉虞。
但是劉虞怎麼會聽,他是覺得袁術不錯,願意共赴國難。拯救皇帝,是個忠心之人,於是就準備帶軍前去袁術那裡了。
公孫瓚擔心袁術從劉虞那裡知道他勸阻過劉虞,袁術很可能會怨恨他,就派了他的堂弟公孫越率三千騎兵到袁術處相結好。而暗地又建議袁術扣留劉和。並且奪佔劉和兵馬。
劉虞本來都準備出兵去長安了,卻沒有想到袁術忽然發生變故,將他兒子劉和的人馬都扣押了下來。
劉虞細細一查,就知道這其中是公孫瓚在搗鬼了。畢竟公孫越帶那麼多人去,肯定是很容易就查到了。
也是因此,公孫瓚與劉虞的矛盾越來越深,為以後公孫瓚殺死劉虞埋下了導火索。
袁術本來還只能任由周昂囂張,現在看到公孫越帶著三千騎兵來了。就派遣公孫越幫助孫堅來進攻周昂。
可是卻沒有想到的是,本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