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當居民知道之後,恐慌在太空城的每一個角落瀰漫,不過,這種恐慌很快轉化成為了一種強大動力,太空城掀起了製造狂潮,幾乎是每一個勞動力都投入了工作之中。

柯多太空城打出了一組感動人心的字幕:不留下一個!

太空城開動了所有的機械流水線和組裝車間,出動了所有了工人,三班輪流工作,太空城的居民從來沒有如此團結過,“不留下一個”成了每個人工作的原動力。

透過人口普查,太空城的人口為五十三萬多人,而太空城目前出動所有具有宇宙航行能力的機械,包括機甲和接駁船,運載能力不到十萬人,也就是說,在這短短的時間裡面,要製造出運載四十多萬人的航空工具,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哪怕是一個國家,要想十五天的時間解決如此龐大的運輸能力也是一個挑戰,何況,還有數量龐大的食物、藥品、機械等等。

不過,值得慶祝的是,因為柯多太空城本身就在太空之中,不用考慮星球引力和能量的問題,哪怕是一個簡單的宇航服,也可以作為遷徙工具,一些大型的接駁船可以騰出來運輸食物等等。

擁有數百年積累的太空城本身具備製造大型宇宙飛船的能力,但是因為時間太短,除了技術含量低的小型接駁船和懸浮車成了首選之外,最為重要的是機甲和宇航服,而這其中,對於宇航服的數量要求最多,喬伊城主下了死命令,每一個人至少擁有一件宇航服!

宇航服並不擔心,因為太空城屢次擴建,宇航服的庫存數量很大,不過,機甲的數量就非常有限,整個太空城,所擁有的機甲不到二萬架,實際上,二萬機甲其實已經算是一個龐大的資料,但是,對於現在的太空城來說卻是杯水車薪。

對機甲的數量,喬伊城主要求,必須達到五萬架以上!

當喬伊城主的命令下達之後,無論是工程師還是一些工人,都只能苦笑,因為太空城的生產線主要是擴建太空城,其次是製造毒蜂戰艦和接駁船之類的工程機械,對機甲的生產能力非常有限。

以現在太空城製造能力,加上開通一些古老的生產線,也只能達到每兩分鐘生產一架機甲的速度,哪怕只是製造一些沒有什麼高科技含量的低階機甲,最快的速度也只能達到每分鐘一架,按照這種速度,十天也只能生產一萬多架機甲,遠遠達不到喬伊城主的數量要求。

沒有怨言,也沒有人抗議,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人們都知道,任何怨言和抗議都只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製造幾架機甲。

在這種焦慮、狂熱的複雜情緒之中,劉飛跟隨鮑威爾進入了科研小組。

現在,科研小組的任務就是尋找出最快的製造速度,只要是能夠載人的運輸工具,都是他們的研究課題,而且,還要拿出可行的研究成果!

強大的壓力之下,科研小組爆發出了驚人的潛力,一個一個複雜的專案被最佳化,一個個程式被簡化,車間的生產線幾乎是每隔幾個小時就會調整一次,機械的潛力和效率不斷的被挖掘出來。

劉飛非常享受這種心無旁騖的科研氣氛,他就像一個趴在螞蟻窩前的孩子,興致勃勃而專注沉迷其中,這個時候,劉飛表現出了其與眾不同之處,當其他科學家因為壓力而焦慮的時候,他卻忘記了時間和危險,他絕不會因為時間緊迫而尋找捷徑,他那嚴謹執著的工作態度讓其他科學家深為敬佩,哪怕是鮑威爾也自嘆不如。

劉飛依然是研究他感興趣的能量裝甲,因為有鮑威爾這個光電高手在旁邊指導,他對能量裝甲領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在以前,劉飛更注重研究裝甲對物理的抗打擊能力,而現在,看到過毒蜂戰艦與海盜船對射之後的劉飛開始關注裝甲對能量的抗禦能力。

無疑,這是一個非常異常複雜的研究課題,因為,這不光是牽涉到了各種各樣的材料研究,還要牽涉到光電和能源瞬間激發等等,像這種技術公關,一般是一個龐大的團隊合作才能會深入的研究,而劉飛則是無知者無畏,居然獨自研究本應該是千百人合作的科研專案,當然,劉飛並不是一個人,在他的背後,除了鮑威爾之外,還有一個號稱“無所不能”的智慧光腦。

每當有人看到劉飛心無旁騖獨自一人做著一些材料測試和光電實驗的時候,人們敬佩之餘,臉上都會露出一絲苦笑,在這生死一線的時候居然還如沉迷的研究,這需要多麼強大的決心和毅力啊!

實際上,除了劉飛是在真正的搞科研,其他的科學家更多的是利用光腦結合自己的經驗最佳化出最快的捷徑,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