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彈,底部採用旋轉底座,採取了水壓管退機制這個水壓管退每一次管退由於氣密性加工不足,所以每一次管退後都需要重新注水使其復位,比較麻煩,這個復進系統不是為了快速管退而是為了減緩火炮發射後對底座強大的後坐力。
程攀在制定北上登陸計劃後,一直在考慮用什麼東西給元朝上下來一點不可磨滅的印象。程攀首先考慮的是機槍,但是這玩意太耗子彈,前天的那一場戰鬥一共消耗260萬發子彈,但是僅僅是那五十挺機槍在五分鐘內速射就消耗了近十分之一。這對於工業化程度還不高的共和政府來說,這種戰爭方式還打不起。既然無法做到用機槍製造屍山血海,那麼就試試天崩地裂。大口徑要塞炮就稱為共和鋼鐵生產部門的重點研究方向。為了搞出這門大口徑火炮,共和政府對技術力量最先進的一號鋼鐵廠提供了絕對的物資和人力支援。
其中最重要的一百噸水壓機就是為了這個巨炮工程被攻克的。在這個水壓機的高強度壓板上連線著上百根鋼管,每一根鋼管分成兩節,上部一個較為細的鋼管緊緊插入下半部粗的鋼管中,透過控制給這幾百根鋼管注水,可以穩定的輸出巨大的壓力。這是個嚴謹的工程,鋼鐵組提供了高強度的鋼材,機械組為了得到合格的零件,每一個零件都是由老工人一點一點磨出來的。百噸水壓機最終誕生了。
當然為了製造325毫米口徑的巨炮這種兇物不僅僅是一個水壓機的問題,一號鋼鐵廠為此特地建造了兩個一次性鍊鐵五十噸的鍊鋼爐。而機械組則負責建造巨型氣錘。
終於在一號鋼鐵廠中,這尊代表著共和領地最高工業成就的產物誕生了。這是十五世紀最強大的火炮,程攀心中暗想:“這麼大的火炮可能會在二十年內一直保持著最大口徑巨炮的名聲吧?”這個由一個工業體系支撐製造的火炮的確保持最重最強火炮的名聲很長一段時間,但最大口徑的稱號在幾年後就被瘋狂的土耳其人打敗了。1452年土耳其人制造了巨型臼炮,口徑為1066毫米,炮長7。92米,專門用來發射重達544千克的石頭炮彈。好吧這個世界太瘋狂。
程攀用識海空間將這門巨炮所有的部件運送到臺灣南部,這門超級大炮迅速的被架設起來,三天後巨炮開始試射。425毫米口徑的巨炮在威力方面當然是無話可說,但是為了身管壽命問題巨炮僅僅試射了十發讓炮兵初步掌握了一下這門火炮的大致資料。但是就是這十發訓練彈就讓臺南山中的高山族集體出山臣服。
現在見識巨炮威力的第二波人即將出現。在炮臺架設過程的第二天,共合軍的舉動引起了大都城頭蒙古人的注意,七王爺登上七米高的城頭,看到巨炮架設時在陽光下閃耀著金屬光澤的炮管,說道:“這是何物”一位將軍說道:“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火炮”七王爺馬上笑道:“這定是賊軍的恐嚇之計”“王爺英明”七王爺貌似悠然自得接受了四周的馬屁,但是在他的眼鏡深處一絲憂鬱時隱時現。
程攀仗著超能力,動員軍中一千人火速建造炮臺,超級大炮的部件經過模組化拼裝然後經過程攀動用超能力運輸,最後經過大型滑輪吊車的架設,一座由幾十塊數噸重的巨石搭建的超級炮塔在兩天內奇蹟般的架設完成,又經過三天的炭火烤乾,石灰和糯米汁將巨石連線住,巨炮可以開火了。
在巨炮架設成功後,共合軍內部開始對這門巨炮取名,什麼神威炮,破天炮,開山炮…等名字都冒出來,最後程攀在這個取名字方面獨裁了一下。程攀說道武器的名聲取決於他在某次戰役中發揮的效果,程攀決定讓這個巨炮在這個時空的歷史上閃耀下去,參考原時空德軍把轟擊巴黎的大炮取名方式,程攀考慮了一會指著這門巨炮說道:“此炮曰北平。”北平巨炮這個名詞從此記錄在史書上。
公元1349年一月25日,巨大的熱氣球在共合軍陣地上升起,這個異象再次引起城牆上和五公里外元軍的一陣騷亂,元軍經過一系列打擊後越發相信共合軍此次討伐背後有神戰的背景。現在元軍底層士兵的思維是共合軍現在已經得到神仙的幫助,但是他們的長生天還沒有反應,難道長生天出了什麼事,加之元軍將領的不許討論的高壓政策,元軍內部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此次登上熱氣球的於海是幾年前和程攀拉過鉤鉤的那個孩子現在他長大了。程攀在招受熱氣球手的時候特地來詢問過他,在飛翔的誘惑下,於海進入了熱氣球隊,這也算是實現了當初程攀對他表示的飛天承諾吧。
於海在熱氣球上透過光學儀器觀察將資料傳了下來和地面觀測的資料一起進行計算後,北平大炮在3百匹馬的拽動下發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