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那也太遠了點吧。”劉宏有些猶豫。人就是這樣,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改變初衷,劉宏一開始還在為如何安置劉福感到頭疼,可聽到劉福主動提出要去西域,他又忽然有點捨不得。在劉宏的印象裡,西域那是苦寒之地,為了照顧二兒子而把大兒子給趕到那裡去,這種事劉宏有點幹不出來。
“辨兒,換個地方吧,你覺得南陽如何?”
“父皇,其實中原不管什麼地方都不適合兒臣。唯有西域,只有到了那裡,兒臣才能活得自由自在。兒臣知道父皇是擔心兒臣去了西域那種苦寒之地會受苦,其實這也是兒臣今日要找父皇的原因。兒臣想要派人現在就開始經營西域,等兒臣行冠禮以後再去,到那時候的西域想必就不會是現在這般模樣了。”
劉福今年十一歲,眼看著就要十二,距離行冠禮還有幾年。如果這時候就開始經營西域一地,等過上幾年,的確可以讓劉福到時少受一些罪。
“有什麼需要父皇辦的嗎?”
“的確有件大事需要父皇幫忙。”
“說來聽聽。”
“兒臣想要經營的地方是張掖,那裡漢人並不多,所以兒臣想要請父皇同意將中原的漢人遷一部分過去。”
“這個……”
“兒臣也知道這事比較難辦,所以兒臣想要父皇能夠同意把那些黃巾俘虜發配到那裡去充做兒臣日後的子民。”
聽到劉福的提議,劉宏眉頭一皺,有些不悅的說道:“辨兒,那些是叛賊。”
“兒臣知道那些黃巾賊罪該萬死。可是父皇,被我們俘虜的黃巾賊數以萬計。那麼多人,讓他們繼續留在中原生活是不可能的,可又不能盡數殺了,那樣實在有傷天和。倒不如把他們交給兒臣,讓他們繼續為我大漢做點貢獻。”
“容父皇再想想,再想想。”劉宏有些猶豫,沒有馬上答應劉福。而劉福也沒催,在劉福看來,處置那些黃巾俘虜是遲早的事情,要麼殺了,要麼放了,總是養著也不是個事。全部殺了不太可能,全部放了也不現實,不可能造反了還能過以前的日子,受懲罰是必然的。可那些黃巾賊除了一條命還剩下什麼?劉福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皇帝爹會不同意自己的請求。
皇帝都是多疑的,回到皇宮的劉宏摒退了左右,只留下張讓、趙忠二人陪在身邊。對於劉福今天在自己面前表演的戲法,雖然已經是親眼所見,可劉宏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將信將疑。
不過在看到那隻被餵食了自己平日服用的丹藥以後倒斃的公雞以後,劉宏才不得不相信之前在蔡家莊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劉福並沒有作假。那被自己奉為靈丹妙藥的東西真會要人命。
張讓、趙忠雖然不知道劉宏在蔡家莊遇到了什麼事,但在看到劉宏那副陰沉沉的樣子後,也明白此時的劉宏心情極度不佳。再一看到地上的那隻死雞,二人知道皇宮裡馬上就會發生大事。
“阿父、阿母,這件事不要聲張,誰也不要提起。”出乎張讓、趙忠所料,劉宏最後並沒有發飆,反而要求自己二人保守秘密。作為劉宏最信任的人,張讓、趙忠自然知道自己此時該如何選擇。
吩咐張讓、趙忠去把死雞處理掉,劉宏獨自待在自己的寢宮內,沉默了良久才自言自語的說道:“既然你不願將來受制於人,那為父就成全你。”
黃巾之亂被平定,接下來自然就是論功行賞,大批在剿滅黃巾之亂的人在這次封賞中得償所願,當然也有沒有達到目的的。其中劉備三兄弟就是後者。盧植出事以後,公孫瓚奉命去了朱雋那裡,劉福則護送著盧植回了洛陽,而劉備三兄弟則留在了董卓的帳下效命。因為是接替了盧植的位置,董卓並不太想用跟盧植有師生關係的劉備,再加上董卓自己帳下也有數十員戰將,雖然比不上關羽、張飛這種虎狼之將,但對付黃巾之流,還是綽綽有餘的。
因為不缺人,董卓自然不會用到劉備三兄弟,而劉備三兄弟也因此沒有撈到多少戰功。雖然在與黃巾作戰期間無意中救了董卓一回,可因為劉備還是白身,也就沒有引起董卓的重視。
又因為沒錢走門路,在這次的封賞盛宴裡,劉備僅僅得了一個安喜縣令的位置。而曾經被他們救過,被張飛視為無能之輩的董卓,卻因為有錢得到了大大的封賞。有比較才能看出好壞,深深感到世道不公的張飛抱怨滿腹,哪怕是隨劉備來蔡家莊拜訪盧植的時候也依然顯得悶悶不樂。
對於劉備三兄弟,劉福最喜歡的還是張飛,這是一個性情中人,肚裡想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藏著掖著,跟這種人打交道很輕鬆。而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