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是先撤吧。”
和連就等人提出這個建議,聽到這話後故作猶豫了片刻,這才點點頭,翻身上馬退走。也多虧和連走得早,再晚上一刻,黃忠就能夠帶人殺到和連的近前。眼見和連跑了,黃忠氣得連斬數名鮮卑騎兵,下令手下將士大喊和連跑了。
正一心想要拿關中王的人頭換取獎賞的鮮卑人猛然聽到和連跑了這種話,先是不信,可回頭再一看,代表和連的大王旗此時已經不見了蹤影,在他們的身後,是一支全副武裝的漢人騎軍掩殺了過來。
兵敗如山倒!
戰爭不是兒戲!與打群架那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戰場之上,參戰人數越多,越是容易因為一點突發的小狀況而發生攻守轉換。而和連的逃走已經不能算是小狀況了,而是關係勝敗的大事件。
眼見大王都跑了,作為手下的鮮卑人又怎麼可能傻乎乎的繼續跟漢人拼命。可他們這一逃,整場戰事也就註定了鮮卑的失敗。漢軍是不可能放任鮮卑人逃走的,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一直承受鮮卑人攻擊的漢軍這回算是揚眉吐氣,將之前自鮮卑人那裡所受的壓力連本帶利的還給了鮮卑人。
沒有馬的鮮卑人早早的就扔掉武器選擇了投降,等待他們的將是二十年的勞動改造,不過至少他們可以保住性命,還有見到家人的一天。至於騎馬逃走的,那就要看他們是否能夠逃脫漢軍的追殺了。
和連逃回營地以後原本想要重整旗鼓再戰,卻沒想到自己的大營如今已經人去營空,奉命留守大營的蹇曼在得知和連戰敗以後,立馬帶著已經投靠自己的那些人離開了大營,留給和連的也就只有步度根的三千人馬以及一座空蕩蕩的大營。
和連憤怒的破口大罵,只能狼狽的帶著步度根以及一路跟隨的那些人再次逃竄,這回和連已經不考慮收攏人馬與漢軍再戰了。此時的和連只有一個想法,追上蹇曼,然後處死這個逆子!
和連不想打了!此時此地的和連做夢也沒想到,只是一場戰敗,竟然讓自己落到眾叛親離的境地。想要保住昔日的地位,唯有趕在蹇曼回到老窩之前宣佈取消蹇曼的繼承人資格。可想要回去又談何容易?
進來容易回去難!關中王劉福從來就不是個忍氣吞聲的主,敢跑到關中來燒殺劫掠一番,再想走那就必須要付出代價。眼下局勢已經明朗,持觀望態度的蒲頭、素利分別派來了使者,希望關中王可以區別對待他們跟和連。
只是劉福此時已經不需要擔心這兩個人了,之前還擔心他們會和和連聯手給自己增加麻煩,但現在,和連已經逃了,就憑他們兩個,劉福不覺得收拾他們會有什麼問題。
隨著關中的大勝,匈奴人變得比以前更老實,鮮卑人則是變得更加溫順,至於羌人則是興奮外加驕傲。他們這回是勝利者,堅定地站在了關中王這邊,所以此時此刻他們有資格享受勝利者的榮耀。
看著往日那些不可一世的鄰居此刻溫順的如同綿羊,羌人就像是三伏天喝下一碗冰水,那心裡甭提多痛快。與此同時,羌人對關中王的認同,也越來越深,對於關中王所提出的羌漢一家也前所未有的支援。
和連一路奔逃,身邊跟隨的人越來越少,不是在逃亡的時候被殺就是找機會溜走了。和連也顧不上去管這些人的去留,不是不想管,而是沒時間管。就在離開大營三日之後,和連就遇上了漢人騎軍的攔截,好不容易擺脫了那隊漢人騎軍,和連這才從逃兵的口中得知請命去清剿拓跋部的軻比能部也戰敗了。
就在軻比能部追上逃跑的拓跋部,準備展開屠殺的時候,漢人中一支名為龍騎的騎軍出現,領軍大將一個照面就挑了軻比能手下大將鎖奴,三招將軻比能的女婿鬱築健打得抱鞍吐血,軻比能大駭,不敢與其交鋒,拔馬逃走,龍騎軍隨後掩殺。如今軻比能生死不明,漢人龍騎軍已經與拓跋部攻佔彈汗山王庭。
和連聽到這個訊息後差點一頭栽落馬下。一步錯,步步錯,王庭彈汗山被佔,那就意味著自己除了北遁大漠,已經無路可走。無論是匈奴人還是蒲頭或者素利,他們如今正琢磨著用自己的人頭去討好關中王,斷然不會收留自己。
心灰意冷的和連打算拔劍自殺,身邊的人急忙攔阻,雙方正拉扯著,一支漢人騎軍追擊著一隊人出現在和連等人的視線中。和連一眼就認出了跑到最前面的那個人是自己兒子蹇曼身邊的親信,連忙帶著人殺出來救人,而追擊的漢人騎軍見對方有埋伏,也不戀戰,當即撤走。
“蹇曼那個畜生呢?”和連瞪著被自己救下的那人問道。
“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