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一樁事情的孫權立刻匆匆離去,與荊州聯姻的事情目前還是剃頭擔子一頭熱。還要派人與荊州劉備那裡溝通一下,免得日後惹人笑話。
孫劉聯姻成為了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樁事,袁尚得知以後不由暗自感慨孫權做事的不靠譜。眼下正是打仗的時候,嫁什麼妹?有病啊!
不過袁尚也只是暗自罵上幾句,也不可能出聲反對,畢竟這事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自開戰以來,袁尚的壓力是最大的。孫劉袁三家就屬他袁家跟西漢接壤最多,一旦西漢的龍騎和踏白解決了煩人的鮮卑和烏丸。最倒黴的就會是袁尚。冀州肯定難以保全,而僅憑青州一地,又如何繼續抵抗西漢的兵鋒。
為了儘快拿下虎牢關作為自己的憑仗,好讓自己可以抽出手去應對將來需要面對的龍騎、踏白兩軍,袁尚對虎牢關的攻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可惜他遇上的是西漢名將太史慈的漢安軍。
漢安軍成軍很早,早在劉福蟄伏張掖時就已建立,是西漢的王牌軍之一。別看編制只有兩萬,但戰力卻絕對不容小覷。尤其是依託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虎牢關進行防守,袁尚想要憑藉手下那些蝦兵蟹將拿下虎牢關。難如登天。
就如諸葛亮所想的那樣,眼下有可能解開這個僵局的希望就在許昌。許昌是西漢這個防禦鐵三角中最薄弱的一角。只是此時許昌城外的孫權軍卻出現了異狀,自從孫紹遇襲,張昭身亡的訊息傳到這裡以後,作為主帥的周瑜就停止了對許昌的攻勢,按兵不動了起來。也正是收到了這個報告,孫權才有了嫁妹尋求外部支援的念頭。
孫劉聯姻這件事如期舉行。因為條件所限,孫權答應了劉備提出了送孫仁過江去劉備那裡完婚的要求。因為趕時間,只能一切從簡,而孫仁對此並無異議,就像是事不關己一樣,孫仁依舊如平日裡那樣。直到離開江東的日子到來。
吳國太依然不滿意這樁婚事,只不過孫仁本人答應了下來,吳國太只能選擇了認同。當然對孫權,吳國太依然沒有給一個好臉。孫權也知道自己這事辦的有些不得人心,也只能默默承受。
隨同孫仁一同過江的還有孫仁身邊的兩百女衛,這些與孫仁朝夕相處的女孩子們不願與孫仁分開,而孫權也對孫仁心懷愧疚。便答應了孫仁這個唯一的要求。兩百女衛頂盔貫甲,全副武裝的上了船,叫前來接親的向朗感覺這些人是去打仗而不是去送親。
不過向朗也沒有多想,這本來就是一場政治聯姻,只要不影響大局,不需要太注重小節。更何況兩百個女人又能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接親的船緩緩駛離了港口,向朗正在船艙中看書,就見孫仁派人前來邀請,說是有事相商。向朗也沒覺得不妥,畢竟孫仁人生地不熟,找個人詢問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沒做任何提防的向朗隨著女衛來到孫仁的船艙,剛一進去就看到了幾個熟人,除了陪著自己一同來接親的護衛將領霍峻外,還有江東的送親使薛綜和朱然。只不過這三人都被五花大綁的扔在地上。
向朗一見不對,立刻想要大聲呼救,不過還沒等他出聲,站在他身後的女衛就動作嫻熟的給了他一下,向朗當即昏死了過去。
“小姐,我們接下來怎麼辦?”孫顰一邊將打昏過去的向朗拖進船艙捆起來一邊詢問孫仁道。孫顰自小與孫仁一起,是孫仁的好姐妹,屬於孫仁想做什麼,孫顰都會全力支援的主。就比如這回,孫仁想要逃婚,孫顰就不管後果的站在了孫仁的身邊。
“不著急,等其他人麻翻了那些隨船的兵卒,咱們就離開這裡。”孫仁一邊幫忙一邊答道。
“……小姐,我們是不是以後都不回江東了?”孫顰捆好了向朗後問孫仁道。
孫仁沉默了一會,輕聲答道:“……嗯,不回去了。回去又能如何?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二哥了,為了他屁股底下的那個位置,他什麼都不在乎。”
“那小姐,我們接下來去哪?”
“別害怕,有地方去。等我們上了岸,就去找周公瑾,以他的智慧,相信會給我們找到一條出路的。”
“可萬一……”
“沒有什麼萬一,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我們只能認準一條道走下去。”孫仁打斷孫顰的話道。隨即又說道:“沒事的,一切都會好的。”也不知她是在安慰自己還是在給孫顰打氣。
孫顰見狀也沒有再說什麼,走到門外等候其他姐妹的訊息。不一會的工夫,孫仁那些女衛都傳回了好訊息,那些負責隨行護衛的兵卒全被藥翻。孫仁指揮著那些女衛將向朗這些外人全都集中到一艘船上任船在江上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