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的。張飛的出身是地方豪強,與關羽相差甚遠,也正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二人對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往往是截然相反。可以說若是沒有劉備在,關羽跟張飛不可能成為結義兄弟。
張飛意外身亡,關羽同樣也很難過,有段時間更是一心想替張飛報仇雪恨,可隨著局勢的變幻,那份報仇的心思也隨之變淡了,若不是劉備特意提到張飛,關羽不會記起當年張飛的好與壞。
人死如燈滅,萬事皆休。關羽無法做到無時無刻不念著張飛的好,可眼下聽劉備提到了張飛,關羽不由靈機一動,開口對劉備說道:“兄長,提起三弟,小弟不由想到了三弟留在世上的一子二女,不知兄長可想要見見他們。”
“能夠見到嗎?……還是算了吧,此地不久就會變成戰場,還是不要讓他們身犯險境了。”劉備話說到一半,改主意道。
“兄長,不麻煩,三弟的子女現在就在城外,兄長若是想見,我讓定國出城一趟就是。”說完這話關羽也不等劉備答應,立刻叫過關平吩咐了一聲。
劉備原本想要叫住關平,但轉念想了想,便沒有再拒絕,任憑關平去接人,自己則繼續與關羽說起了往事。想他們三兄弟這一輩子,共同經歷的事情太多,哪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唯一讓劉備感到遺憾的,就是此時三弟張飛不再身邊。
關羽耐心的聽著劉備的講述,腦子裡卻還在考慮著如何勸降劉備。哪怕希望渺茫,關羽依然不肯現在就放棄。只不過關羽也知道如今劉備心志堅定,直接說劉備未必會接受,自己只能旁敲側擊。
關平去得快,回來的同樣也不慢,回來的時候更是帶來了張飛的子女跟關羽剩餘的孩子。劉備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眼前這些孩子就是他們兄弟三個日後的希望,一想到將照顧這些孩子的重擔交給了關羽一人,劉備的心裡不由生出一絲愧疚。
“二弟,你我滿飲此杯。”劉備敬關羽道。
“兄長……”
就在關羽試圖勸降劉備的同時,魏延此時也已經到達了宛城。這一路上魏延過得還算自在,負責“押送”的王平並未為難魏延,而魏延也很配合,一切以王平為主,王平說走他就走,王平說停他就停。
自荊南被劉福所奪後,先前被劉備強遷至荊南安置的百姓此時已經被陸續遷回家鄉。離得近的已經開始為自家新分得的土地做著耕種前的準備,而離得遠的也在官兵的保護下一路向北。
魏延看著那些百姓面露喜悅,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臉,心中總是忍不住黯然生愧。強遷百姓南下這個決定雖說是劉備決定的,但在劉備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出言反對。當時的自己甚至還有點贊成。畢竟從長遠考慮,人口永遠是最關鍵的。
可在真正面對那些被迫背井離鄉的人以後,魏延意識到了劉備之前那個決定是多麼的錯誤。雖然強遷百姓南下可以確保日後不會出現人力不足這個問題,但同時也讓劉備失去了苦心經營的民望。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的強遷,最終只是便宜了劉福。這點從可以返鄉的百姓對劉福的稱讚就可以看出。如果劉備沒有強遷百姓南下,那民心不會失去的那麼快,而劉福也不可能那麼容易就得到荊州百姓的支援。
“文長,想什麼呢?”一旁的王平見魏延在愣神,不由出聲問道。
“沒想什麼,子均,咱們現在要進城休息嗎?”魏延轉移話題的問道。
“時候還早,倒不必這時候就休息。對了,我聽說文長你是義陽人,要不要趁此機會回家鄉看看?”
王平的這個提議叫魏延很是心動,不過想了想後,魏延還是搖頭拒絕了王平的這個提議。人常說衣錦還鄉,可自己如今說難聽點就是一個階下囚,又有什麼臉回去?
“算了,等以後有機會再回去吧。”魏延搖頭說道。
“以後?文長,你以後還能有機會回去嗎?”王平有些詫異的問道。
魏延一愣,隨即明白了王平的意思,不由長嘆一聲。王平說的沒錯,此去北地,生死難料,還不知道有沒有回家鄉看上一眼的機會,或許趁此機會回去看看,將來老死的時候也不至於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因為有了這個念頭,魏延一行人並未在宛城逗留很久,隨著返鄉的人潮,來到了魏延的老家義陽。由於劉備強遷百姓南下的緣故,義陽當地此時的人口並不是很多,單說魏延所生活的那個村子,也就將將只有十餘戶人家,大多數人還在回來的路上。
看到王平一行人後,那些原本還在田間勞作的百姓都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