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部分

歸,命人四處收攏人馬,打探漢軍動向。”

“侄兒領命。”成律歸連忙答道。

騎兵就是有這個好處,打不贏還可以跑。在素利中計,鮮卑軍損失加重以後,見勢不妙的鮮卑騎兵有不少都扭頭跑了。什麼建功立業,什麼萬騎長,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對於那些逃出戰場的鮮卑騎兵,漢軍也並沒有刻意去追趕,只是盯著還在戰場上負隅頑抗的鮮卑騎兵對付。

不過逃出戰場的鮮卑騎兵終究是少數,在素利的率領下,鮮卑軍一頭扎進了漢軍中軍,而在漢軍的左右夾擊下,想要從兩側逃出戰場並不容易,等到趙雲率領龍騎軍徹底扎進了口袋以後,鮮卑騎兵就如同甕中捉鱉的那隻鱉,除了下馬投降外,只剩下戰死這一個結果。

等到素利得到成律歸回報此戰結果的時候,素利忍不住淚如雨下。原本還指望生擒活捉劉福而達到一戰而定的目的。可沒想到現在是一戰而定了,就是被定的是自己。十萬鮮卑鐵騎,與劉福一戰折損近半,戰死被俘的詳細戰報還沒有統計出來,但素利眼下手中只剩下三萬不到的騎兵卻也是事實。

素利相信如果退回草原還能收攏到不少逃出戰場計程車兵。可眼下怎麼辦?劉福從來就不是善男信女,更不會因為自己主動請罪就揭過此事。自己帶著人主動跳出來跟他作對,他能輕易放過自己?

根據成律歸的回報,素利已經知道了與自己對陣的漢軍都是什麼來路。漢安、踏白、龍騎,漢軍的一半正規軍參加了與自己的作戰。一支龍騎軍就已經叫烏丸人不敢生出反抗之心,眼下一氣來了三支,真要是讓這三支漢軍正規軍進入草原,那東部鮮卑日後還有寧日嗎?

成律歸見素利臉色難看,便出言安慰道:“叔父莫要氣餒,漢人不是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嗎?想當年漢高祖劉邦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時候也是經常打敗仗,可最後坐了天下的還不是劉邦。一場勝敗並不能決定日後,憑我東部鮮卑的實力,就算不能擊敗漢人,也不會叫漢人輕易得逞。”

雖然聽了成律歸的安慰叫素利心裡好受了一些,但素利的眉頭依然難展。以往生活在北地的遊牧民族有進入漢境打草谷的習慣,但自從劉福上臺,發出針對北方遊牧民族打草谷行為的三光政策以後,北方遊牧民族明顯要規矩了許多。

耗不起啊,打草谷只能發一筆橫財,而漢人的三光政策,卻是直接刨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根。殺光、燒光、搶光,其中殺光、搶光這兩條對牧人來說只能說自己命不好,可燒光……以放牧為主的牧民實在是不敢相信一旦沒有了牧草,自己的牛羊該怎麼存活。

也不是沒有漢儒指責劉福下令執行的三光政策過於野蠻,可劉福卻根本不聽,只是把那些指責他的漢儒給送去北境待了幾年,讓他們切實感受一下游牧民族打草谷時的“熱情”,等這些漢儒返回中原以後,便絕口不再說三光政策的不好了。

只有切身體會到了疼,人才會學乖,才能明白光靠嘴巴講仁義道德屁用沒有,唯有一手刀槍一手甜果,才能教化天下。先生教導弟子的時候都有懲戒這種行為,劉福搞不懂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儒士在對待外族的時候怎麼光記得懷柔,卻偏偏忘記了他們一門的老先生都曾經說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

在對待外族的態度上,劉福從來就是強硬,懷柔?那是對自己人講的。敢不服就揍你,揍不死算你運氣,揍死了算你倒黴。雖然這種態度讓許多飽學之士詬病,但不得不說,近些年來漢境北方的遊牧民族比起早年要規矩了許多,至少明白了想要漢人的東西就必須拿東西來換。

有劉福這種對外強硬的君王,對漢人來說是幸運的,但對那些外族卻是不幸的。漢人的好東西太多,而外族能拿出來交換的東西卻太少。以前還可以憑藉戰馬快刀去搶,可如今碰上劉福這號對外強硬,從來不知道懷柔為何物的漢人皇帝,外族就再也不敢有什麼不勞而獲的心思。

劉福是真的敢下手狠殺呀,他似乎根本就不在乎什麼有傷天和。自率軍進入西域算起,但凡是敢對漢人動刀子的外族,光是被劉福親自下令滅族的部落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那些都是人口過萬的大部族,像那些星星點點的小部族在草原上消失,那更是不計其數。

素利如今得罪了劉福這號心狠手辣的人物,要是還能睡安穩覺,那已經不能用心寬來表達素利的心胸了。

第291章兄弟閱牆

一場戰爭的勝敗絕不僅僅取決於軍隊的強弱,戰前的各種準備更是至關重要。素利這次會失利,也絕不是偶然。

首先西漢的正規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