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很惱火劉備的先下手為強。還真是老虎不發威,你當老子是病貓!老子怕西漢,怕袁紹。可唯獨不怕你這個織蓆販履的劉玄德!
在問候了劉備的直系女性親屬後,孫權一聲令下,集結完畢的江東軍開赴戰場,準備給不開眼的荊州軍一點教訓。
孫權此時的確有和劉備開戰的底氣,經過這幾年的調理,江東被孫權經營的政通人和,正是對外擴張的時候。沒有多少消耗的拿下了徐州,讓江東諸將膽氣大壯,這時候讓他們與荊州軍開戰,江東軍上下沒有任何人有怯戰的心思。
開戰後,江東軍也的確很彪悍,趕到搖搖欲墜的壽春時不僅守住了壽春,還將劉備軍大將張飛給打的兵退百里才折返壽春。張飛是萬人敵不假,但兩軍混戰,萬人敵的作用遠沒有萬眾一心有用。否則當年劉備也不會被人給攆的像兔子一樣四處流竄。
張飛雖勇,但江東軍上下皆悍不畏死之輩,面對江東軍,張飛只能先行退兵,避其鋒芒,再尋戰機。而解了壽春之圍的江東軍也沒有主動出擊,只是將壽春牢牢掌握在手中,並沒有過多理會城外張飛的挑釁。
不是江東軍怯戰,而是此時的江東與荊州已經全面開戰,孫權命手下大將周泰率兵來解壽春之圍,自己則親自率兵前往廬江收拾出爾反爾的呂蒙,至於江陵,此時也正在受到自柴桑出兵的周瑜威脅。
劉備對於孫權的大舉進犯早有心理準備,這也與他跟諸葛亮商議後判斷的結果相差無幾,孫權發兵之後,劉備從容應對,按照先前諸葛亮與自己商議的對策調兵遣將,從容應對。本來按照劉備與諸葛亮商議的對策,別看孫權此時氣勢洶洶,但對荊州卻不會造成多少的影響。可偏偏就在這時,西漢的一個舉動讓劉備原本成竹在胸的心態變得七上八下。
西漢屯兵宛城!
宛城是荊州的門戶,只有守住宛城,荊北才能算是安全。自張飛丟了宛城以後,在交還荀彧等人時,劉備也派人試圖將宛城從劉福手中討要回來,只不過劉福的回答一個字“滾”!
劉備知道宛城的重要性,劉福同樣也知道。更何況宛城對劉福來說更有很特別的意義,當年自己的第一戰,就是在宛城,而且皇太后何後的老家就在宛城。當初遠走張掖,何太后又怎麼想到自己還有重回家鄉的一天。
如今的宛城何家早已中落,但有劉福的扶持,想要重新在宛城崛起又有什麼難度。再加上宛城人也希望自己的家鄉變成帝鄉,對劉福的支援可比對劉備的支援要給力的多。在這種情況下,劉福怎麼可能讓打算空手套白狼的劉備得逞。
以為說兩句動聽的話就可以讓自己把好處從嘴裡吐出來給你?痴心妄想!
皮厚心黑是成功者的秘訣,劉福同樣也明白想要成功就必須要豁的出去,萬萬不能因為幾分顏面就做出傻事。劉備妄圖用幾句服軟的話語打動劉福的鐵石心腸,實在是失算。
如今西漢重兵駐紮宛城,雖然沒有說要打誰,但卻已經叫劉備感到有點寢食難安。為了弄清楚劉福的真實意圖。劉備將戰場交給了手下,自己則帶著軍師諸葛亮坐鎮襄陽,準備隨時應對西漢軍有可能的南下。
劉備不知道達摩克里斯之劍的故事,但此時劉福所做的事情就有相同的效果,因為不知道西漢軍什麼時候會南下,劉備就只能一天到晚擔驚受怕,提心吊膽。
與劉備的不安不同。此時的孫權卻很開心,為了報答劉福的仗義。孫權的攻擊更加猛烈,打的劉備叫苦不止。
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一支臨時組成的使者團趕到宛城,希望可以弄清楚西漢軍屯兵宛城的目的,最好可以與西漢軍達成臨時休戰的協議,好讓荊州可以集中力量對付江東。對於荊州使者團的到訪,西漢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熱情招待了使者團,不過對於使者團所提出的要求。西漢方面的回答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西漢是愛好和平的政權,不會無故攻擊其他政權,此次集結重兵,只是西漢內部一次平常的軍事調動,請某些政權不要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西漢對外承諾,絕對不會主動挑起雙邊爭端。但同樣的,誰若是膽敢挑戰西漢的尊嚴,那所遭到的報復也將是致命的。
西漢方面的答覆說得荊州使者團一愣一愣的,回去琢磨了半天,發現西漢的答覆只能用假大空來形容,半點實際的都沒有。
荊州此時需要的是西漢不會插手荊州與江東之間戰事的承諾。而不是上述的那些糊弄人的官方說辭。
只是西漢方面的很顯然背後有高人指點,對於荊州使者團的要求,除了裝聾作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