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吞掉的下場。

徐閣老權衡半晌,總算拿定了主意。

轉過天,李默因為用人的事情,被招到了玉熙宮,奏對結束之後,徐階派人把他請到了自己的值房。

“呵呵,時言兄,有些公務,早就想請教一二,一直找不到時機,今天可要麻煩時言兄了。”

面對徐階,李默也不敢託大,笑道:“子升兄只管說就是,我知無不言。”

兩位大佬談得十分愉快,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徐階親自送李默出去,臨別之時,徐階才輕飄飄說了一句,“家人不懂事,望兄高抬貴手!”

李默還有些糊塗,一路上不停想著,自己沒有對徐階的家人下手啊,是誰給自己惹麻煩?光是一個嚴嵩,就夠他竭盡全力的,要是再加上徐華亭,還活不活了。

李默雖然剛愎自用,可並不是傻瓜,回家之後,立刻把張經最近送來的密報找來,仔細看了又看。在張經抓捕的名單之中,果然有幾個姓徐的人。

“唉,張半洲啊,我怎麼告訴你的,只倒嚴黨,徐階要放在日後。”

好嘛,李默的野心還不小,對付一個嚴嵩還不夠,甚至想著把徐階趕出去,獨霸朝堂。徐階家中牽涉進去,倒是一個好藉口,可是萬一逼得嚴徐聯手,那可就不好玩了……

想到這裡,李默立刻提筆,刷刷點點,給張經寫回信。只是李太宰料不到,有些事情只要妥協,就再也硬不起來了!

第202章步步緊逼

從九月份開始,繁榮的杭城就出現了缺貨問題,首先是絲綢布匹,原本杭州作為絲綢的主產地,上等的綢緞不過七八兩銀子,比起內地要便宜一倍。

可是大量士紳受到衝擊,生絲供應根本不上,接著各個作坊減少生產,綢緞的價格突破十兩銀子。

各大綢緞莊發現絲綢缺貨,本能地開始囤積居奇,這樣一來,綢緞和布匹的價格飛漲,不到一個月,突破到了十八兩,看勢頭別說二十兩,就算三十兩都未必能擋得住。

當然絲綢只是有錢人家用得起的,影響還不算大,另一種物資就更致命了,那就是食鹽,這可是尋常百姓第二卷。,可以沒有油,沒有茶,沒糖,沒醋,唯獨就是離不開鹽。

出苦力的一鍋菜要放一大把鹽,吃少了就沒力氣。

可是隨著鹽價暴漲三倍,家裡的婆娘都小心翼翼,不捨得多放一點,哪怕再小心,家裡的鹽都有吃光的時候。等到她們趕到店鋪的時候,長長的隊伍讓人頭暈目眩,一斤鹽漲到了五錢銀子,一兩銀子十六錢,算起來不過三斤多食鹽,普通的農家一個月的收入都未必能有一兩銀子。

就在食鹽暴漲,讓百姓叫苦不迭的時候,糧價也在快速攀升。

一石大米平時在一兩八錢到二兩之間,進入秋收季節,本來糧價該下降的,可是今天卻全然不同,悄無聲息地過了三兩銀子。

去年可以買兩石糧食的銀子,今年只能買一石,很多百姓都猶豫了,家裡還有存糧,先等一等,沒準可以下降呢。

這一等可了不得,糧價三級跳的上漲,迅速突破了五兩銀子。糧價一漲,萬物皆漲,百姓的生活一下子就打亂了。

身為東南總督的張經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他立刻把李天寵和陸有亨找了過來,緊急商討對策。

李天寵鬥志昂揚,紅著眼睛,怒罵道:“部堂大人,今年風調雨順,雖然有些倭寇作亂,可是並不影響收成,本該價格下降的東西,突然暴漲,背後一定有人搞鬼。”

陸有亨也說道:“沒錯,就是那些士紳大族,他們哄抬物價,就是想逼著督公收手,絕對不能怕了他們!”

張經抬了抬眼皮,淡淡問道:“該如何是好?”

“抓!”

陸有亨果斷說道:“卑職這就帶著人馬,去所有的糧行,誰敢囤積居奇,一律以通倭論處。”

這位殺氣騰騰,不過張經還算老成,如果真的這麼幹,就等於是和所有士紳宣戰,後果不堪設想。找死也不是這麼個找法!

“李中丞,你的看法呢?”

李天寵尋思一會兒,說道:“督公,案子查得很順利,估計再有十天半個月就能收網,卑職以為開倉放糧,撐過一段時間不難。”

張經問道:“杭城的屯糧可夠?”

“這個……督公,倉庫裡還有十萬石糧食,另外軍糧還有十八萬石,數量不在少數。”

張經眯縫著老眼,默默盤算,杭州不到百萬的人口,存糧足夠吃一個月的,再說了,他已經下令,從各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