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紹興只有長子沈襄一人,由於受老父牽連,經常被官府抓去,朝不保夕。沈氏族人倒是不少,可誰能有膽子,有財力照顧一個孤女啊!”

“可是我們身邊也不能留個拖油瓶啊!”唐毅哀嘆道:“悅影,沈煉是心學中人,和我師父荊川先生是好朋友,徐渭那傢伙早年也向人家請教過學問。論公論私,我都該幫這個忙,可是把他的女兒帶在身邊,事情就變了味,黃土泥掉到了褲襠裡。”

“怎麼講?”

“不是屎也是屎了!”

王悅影羞得滿臉通紅,啐罵道:“虧你還是狀元郎呢,真是粗俗!反正我不管了,你不收沈姑娘,我收,我讓她給我做丫鬟,這樣你總沒話說了吧?”

“我是一肚子話啊!”

唐毅仰天長嘆,可又有什麼法子,船隻在大海之上,他總不能派一艘船,掉頭把人送回去吧!的確是王悅影所說,要是人有了點差錯,反倒成了自己的不是。

“成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這是蝨子多了不要,債多了不愁。反正都得罪了嚴黨,多一樁我也不在乎!”

王悅影興奮之下,又大口大口地塞東西給唐毅,弄得他腮幫子鼓起,和倉鼠似的。不得不說女人之間非常奇妙,當得知唐毅對沈梅君一點意思沒有,王悅影和她迅速成為了閨蜜,王姑娘琴棋書畫,經史子集,懂得還真不少,至於沈梅君,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廚藝,偏偏王悅影十指不沾陽春水,這兩位倒是相得益彰,成天黏在一起,弄得唐毅都想把沈姑娘扔到海里算了。

大船隊離著泉州越來越近,一路上並不算太平,遇到了三次倭寇,也遇到了幾次明軍的水師。有俞大猷這位猛將兄在,很多倭寇都望風而逃,有那些不開眼的,直接被俞大猷給解決了。

唐毅有空也把俞大猷請過來,瞭解倭寇的情況。

其實自從推行鄉勇以來,東南抗倭的大局就在不斷好轉之中,也蘇松和浙江為例,一般的村鎮都會有幾十名經過訓練的鄉勇,幾個周邊村鎮組成聯防體系,就能拿出兩三百名青壯士兵。

他們只要守著堅固的村寨,沒有三五百名倭寇,休想打得下來。

也就是說,以往橫行無忌的小股倭寇徹底沒戲了,要想搶,就必須集中兵力,明刀明槍對著幹。

明軍除了少數精銳,戰力總體還是比不上倭寇,但是明軍有一點好處,就是不怕損失,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都是大勝,很快能得到補充,倭寇卻沒有這個便利。

按照俞大猷所說,現在雙方已經進入了僵持期,如果能順利開海,讓更多的人有了工作,釜底抽薪,整個抗倭的勢頭兒就會扭轉過來。

俞大猷十分感嘆:“一想到倭寇平定有望,心裡頭是真高興,可是也有些空落落的。”

“呵呵,俞老哥,你用害怕,以後的仗只會越來越多。”唐毅望著起伏的海水說道:“所謂倭寇之亂,其本質是海洋和陸地之爭,我中華傳承數千年,從來都是海陸並重,固然靠著海洋吃飯的人不佔主流,但是總人數比起一般西夷小國還是要多得多!他們能開疆拓土,馳騁海上,沒有理由我們做不到,總有一天,要讓我們的旗號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要讓日月照耀之下,即為大明疆土!”

唐毅不斷說著,俞大猷默默聽著,說實話,他覺得唐毅都在胡說八道,可偏偏每一句都觸動了他的心頭,就像是天邊的彩虹,在海面升起……真有那麼一天,即便是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船隊進入了福建地面,這一天早晨,沐浴著初升的朝霞,在船隊面前出現了連綿的陸地線,在岸邊,有不少人正在翹著腳張望。

“來了,總算來了!”

說話的正是泉州知府楊繼盛,不過他很快就不是了,知府已經落到了唐毅身上,不過他也不用離開泉州,吏部的任命已經下達,楊繼盛因為政績卓著,被提拔為興泉道參議,從四品,主管興化、泉州、漳州三府,算是唐毅的半個上司。

其實這麼安排,也算不得什麼好心,擺明了是要把楊繼盛按在福建,不讓他動彈。但楊繼盛倒是甘之如飴,當了地方官的幾年,楊繼盛變了許多,他依舊嫉惡如仇,依舊為民請命,可是他也知道很多事情要妥協,要學會剛柔相濟,要重視人情往來……

就拿對唐毅的歡迎來說,楊繼盛是不惜血本,泉州府,晉江縣,大大小小,文武官吏,一個不少,全都到了碼頭。

致仕的官員,士紳,名流,地主,商人,能來的全都來了,甚至連府學和縣學的學生都跑來湊熱鬧,爭著一睹文曲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