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金子,又是寶貝,又是國書,萬國來朝,真是太爽了!
今天在嘉靖的人生當中,至少能排進最快樂的前十天。
一直從上午,到了掌燈時分,嘉靖還意猶未盡,要求他們把詳細的航海經過寫成奏疏,上奏朝廷。
環球航行,帶回來的訊息,對於朝廷來說,是顛覆性的。
首先,自從七下西洋之後,眾多的海外藩國都停止了進貢,只有鄰近的琉球、朝鮮,安南等國,還維繫著貢藩體系。
許煥從馬六甲,到達了非洲,一路上的國家和部落不計其數。有的國家還如京師面積大,只有一兩千人口。
但是許煥依舊不放過,兩匹絲綢,就能換一份國書,當初他們還不懂薄薄的一張紙,能有什麼用,可是當那些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看到之後,眼中都是淚水,那個感動勁兒啊!
彷彿又回到了強盛的永樂朝,萬國萬邦,爭相納貢,上國氣象,總算是找回來了。他們小心翼翼,標記出那些在地圖上只是一個點的國家,煞有介事,記在小本上面,準備大肆宣揚。
唐毅則是早就向嘉靖提議,把三頭死掉的長頸鹿也做成標本,在京城展覽,讓所有軍民百姓都看到,感受朝廷的力量,宣告大明的船隊又恢復了雄風!
死掉的東西,還能廢物利用,嘉靖自然欣然同意。當三個高大的“麒麟”出現在京師的街頭,所到之處,都有無數的百姓,跟著歡呼,驚歎,年輕人仰著脖子,痛的幾乎斷掉也捨不得放下。
多麼奇妙的生物,多麼令人心動的海外世界!
要是能到外面看看,那該多好!
唐毅本來還擔心大肆宣揚海洋,會引來反彈,實際上反對的人遠比想象的要少得多。畢竟開海這麼多年,不斷有外來商人,大明的讀書人也迫切想要知道海外的情況。
相比洋和尚滿嘴跑火車,自己人的觀察更可靠。
唐順之、唐毅、徐渭、王世貞,四個人一起做序,席慕雲的海航日子正式刊發,第一版印了五千冊。
誰知道剛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好些達官顯貴一次就買了上百本,別誤會,他們不是當黃牛,而是給自己的學生族人,一人一冊。
負責印刷的老闆不得不連夜趕工,又印出來一萬五千冊,依舊是隻用了十天時間,就賣光了。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捧著航海日記,如飢似渴地看著計程車人學子。
書裡面光怪陸離,簡直比起山海經還要好看。
南洋有奇懶無比的土著,男人整天聊天打屁,農活都落到了女人的身上;當年唐僧取經的西天,釋教已經消亡,當地的人們都忘記了眾生平等的慈悲,他們用針刺面板,用柴火炙烤,做出稀奇古怪的動作,求得神明的憐憫,下輩子能託生到上等人家;再往西走,中東大地,崛起了強悍的奧斯曼帝國,論起疆土之廣,竟然不比大明差多少,正是他們阻斷了曾經的絲綢之路,才迫使西夷不得不探索新的航路,誤打誤撞,發現了生產金銀的美洲……
歷史掌故,風土人情,植物動物,都是聞所未聞的。
士人們簡直不敢想象,蠻荒之地的歷史竟是如此精彩,凡是讀過筆記的人,幾乎都生出了“世界這麼多大,我要去看看”的衝動。
直接的後果就是掀起了長達幾十年的航海熱,一代一代的航海人,前赴後繼,直到足跡遍佈整個世界,尋找到每一寸未知的土地。
作為鼓勵,嘉靖對兩個航海的功臣非常大方,直接任命許煥為指揮使,正三品,從品級上一下子追上了唐毅。
只是他管的地方比較奇怪,叫做火州!
按照許煥的描述,非洲大陸熾熱高溫,跟火爐似的,嘉靖覺得非州,總像是是非之地一樣,大明何必按照西夷的命名規則呢,十分任性地改成了火州,只是火州實在是太大了,要是有本事,能打出一個比大明還要廣闊的帝國。
趙旭對於自己的新生十分滿意,欣然接受了火州指揮使的位置。
只是席慕雲有些麻煩,嘉靖詢問之後,才知道,這小子竟然出身世家,此前還考中過武舉,後來棄武從文,又考中了秀才,堪稱文武雙全,他還有意參加科舉,嘉靖只好增了一個正四品的中順大夫。
得到了官職的兩個人,立刻成為京城當中炙手可熱的新貴,一天之內,就接到了二十幾封請帖,把他們劈開也顧不了這麼多家,只好苦著臉找唐大人了。
唐毅看過之後,直接扔到了一邊,“你們哪都不用去了。”
“太好了!”席慕雲最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