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是農業,第五位是殖民。
有了拆分禮部的經驗,戶部很快就完成了拆分,各部尚書不必細說,總之多半都出自心學門下。
任人唯親,總歸不好,可是這些年心學風靡大明,人才數之不盡,到了收穫的時候,唐毅想避開也避不開。
而且他本身就是財政學的鼻祖,又是殖民拓展的熱情倡導者。
瞭解這些事務的多半都是他的門下,至於理學的酸儒,是做不了實際事情的。
一口氣增加了五個尚書,加上之前的三位,整個中樞的情況為之一變。
各部的分工越來越細,專業程度越來越高。能做明白八股文,就想主宰一部,那是痴心妄想。連一部都擺不平,又如何能入閣拜相?
往日被人視作未來儲相的翰林院一下子失寵了,與其在裡面空耗生命,還不如去地方歷練,還更容易晉升。
連翰林院都失去了風采,整個科舉制度也七零八落。
在萬曆元年八月,唐毅正式下令,在五年之內,逐步停止八股取士,並且改革科舉考試辦法,每一年都舉行文官考試,從中樞到地方,酌情錄用青年才俊。
考試的內容徹底廢除八股,詩詞一類華而不實的東西。
改成律法,算術,農工商業,社會常識,文化修養等等內容。
其實對於文人來說,他們最需要一個考試上進的道路,能夠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至於是考什麼,還真的差別不大。
雖然有些人皓首窮經大半輩子,驟然廢除八股,對他們影響很大,但是好在新的考試製度次數增加了,錄取的人數也增加了,還有五年緩衝區,應該可以考上一個好位置。
改革落實的比唐毅想得要順暢許多。
他把自己的行動分解成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塊,每一步往前走,都有詳細的計算。十年的功夫,足夠徹底將朱元璋留下來的痕跡抹除乾淨。乾清宮的那個小傢伙不會甘心失去權柄的。
你再會演,可惜逃不出我的眼睛。
等著吧,我給你十年時間,讓你長大,不過想要從我手裡把你的權力收回去,那是痴心妄想!
把一個孩子當成對手,顯得有些丟人,可是這個孩子是皇帝,那就一點不奇怪了,歷來被皇帝幹掉的權臣,遠遠超過被權臣掀翻的皇帝。古往今來,都是如此,從沒有改變。
唐毅覺得自己不應該有任何的懈怠和僥倖,他必須更加快速地改變大明,把利益集團培植足夠強大,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區區半個安南,可不能滿足他的胃口。
該到了決定誰是南洋霸主的時候了,唐毅召集內閣會議,特意把外務部和兵部找了過來,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和西班牙人進行決戰!
經過幾年時間的厲兵秣馬,無論是席慕雲的呂宋水師,還是俞大猷的廣東水師,都已經兵強馬壯,實力不俗。
尤其是席慕雲的部下,還幾次和西班牙人交火,雙方互有勝負。
雖然明軍輸的次數居多,但是漸漸的,大明的水手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可以一戰。
集中兵力,攻擊馬六甲,然後引誘西班牙艦隊決戰,一舉擊敗。
這麼多年了,舊賬也該算算了。
為了能夠擊敗西班牙人,唐毅調集了二百多艘戰船,準備了上千門火炮,而且他還下令東南的商船,還有民間的水手都要接受朝廷徵召,隨時待命,準備出擊。
哪怕用人數壓,也要把西班牙人壓死!
唐毅躊躇滿志,卻沒有料到,大明和西班牙的戰鬥已經開始了……只是沒有發生在海上,而是發生在陸地上。
莫敬恭率領著莫朝的大軍,向南猛撲,由於拿到了明軍的火器支援,莫朝最初進展很順利,一路打得鄭松屁滾尿流,大片土地重新奪了回來。
莫敬恭興奮異常,他滿心一統安南,成就霸業的美夢。
不過當他殺到了峴港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而且還是足以致命的麻煩。
就在這裡,出現了一支奇怪的人馬,他們穿著鮮豔的衣服,邁著整齊的步伐,呈現一個又一個的方陣,整整齊齊,刀砍斧剁出來的。
整個方陣只有兩種人馬,最前面的三列都是手握長槍計程車兵,後面則是拿著火銃的戰士。伴隨著鼓點,他們邁著堅實的步伐,向安南人壓了過來。
藉助從明朝商人手裡買來的望遠鏡,莫敬恭看得清楚,這些對手人高馬大,紅鼻子藍眼睛,不是後黎的人馬,而是一群西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