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甲正途的官吏看得一清二楚。高拱捫心自問,要不是在翰林院坐了十年冷板凳,又被派到了裕王府十年,二十年沉心靜氣,好好觀察學習,哪有今天的高肅卿?
像唐毅一般,妖孽早慧的畢竟太少了。
“科甲正途的官吏雖然可惡,不過相比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小吏,就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地方的吏員世襲罔替,互相結親,實力雄厚,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朝廷派下來的官員孤身一人,最多帶一個師爺,哪裡是他們的對手,故此多數都被玩弄於股掌之中,小吏沒有上升空間,又被官員鄙視,早就自輕自賤,不要了臉皮,他們的心中只有兩個字:銀子!沒有他們不敢貪的錢,沒有他們不敢做的事!吏員雖小,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他們就是大明身上的一個個蟻穴,早晚官逼民反,揭竿起義,都是他們造的孽!”
啪、啪、啪……
唐毅鼓起來掌,痛快,的確痛快。
“中玄公一語道破,吏治的弊端,就在於此!”
高拱慚愧道:“元輔謬讚了,您只怕早就看出來了。”
“看出來做不了什麼,和沒看出來差別不大。”唐毅意味深長道。
“那現在能做了嗎?”
“能!”唐毅果斷說道:“中玄公方才總結的兩個問題,我用一個藥方,都能解了。物以稀為貴,三年一次,錄取的進士太少,才造成一個個進士官自視甚高,不通俗務。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是才智之士,只要假以時日,都是人才。科舉錄取人數大大增加,每個進士本事的價值就在縮水,他們不得不低下頭,去學習更多的東西,吸納更多有用的知識,非如此,不能在眾多的同年之中,脫穎而出。而且人數增加了,難度降低了,相應的錄取的歲數就會降低,早早進入官場,他們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可以充實自己的本領,不至於把精力都浪費在八股上面。”
改革吏治這一塊,唐毅早早就在弄,隆慶二年的錄取人數就要比以往都多,經過了一次成功實驗,唐毅的步伐更大,改革的更徹底。
“把進士的門檻降低,初次授官的起點也就低了,眼下是正九品,下面呢,典吏,巡檢,倉庫大使,牢頭,六房書吏,都可以考慮使用科甲官。”
高拱驚得張大了嘴巴,那要多少人啊?
唐毅笑道:“高閣老,我們可以分成國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