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送出,隆慶就駕崩了,偏巧又傳出訊息,說是韋銀豹跑了,他拿到的人頭是假的。
當時李太后還在掌權,就下令王崇古拿下殷正茂。
王崇古自然不會客氣,殷正茂剛剛被抓起來,又傳出李氏一夥被拿下的訊息,這回就連王崇古都嚇傻了,他沒敢輕易動殷正茂。
又等了些日子,才真正確定唐毅把李氏給處死了。
王崇古都捏了一把汗,心說改朝換代的日子算是來了。
哪知道左等沒有訊息,右等沒有詔書,反倒等來了蝗災大起,各地叛亂的局面。更有黔國公沐朝弼在雲南起兵,糾集三萬多人馬,還聯合了一大堆的土司,攻擊四川和貴州。
整個西南大亂,內閣任命殷正茂繼續平亂,可是也沒有拿下王崇古。
結果就弄得兩個總督並立,人馬互相牽制著,只能坐困愁城。
殷正茂急得眼珠子冒火,卻也沒有辦法。
總算是塵埃落定,蝗災過去了,叛亂也消滅了,王崇古見大勢已去,乾脆選擇撒丫子。殷正茂才重新拿到了大權。
“慚愧,真是慚愧啊,本官無能,要向朝廷請罪!”
劉顯大笑道:“督公不必如此,末將帶來了元輔的命令,我們三人帶兵駐紮安南邊境,您繼續帶兵進剿西南之亂,還要推行改土歸流。元輔還是器重殷大人的。”
殷正茂慌忙接過了命令,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又從尾到頭,看了第二遍,來來回回,劉顯和戚繼美他們都傻了,心說沒幾個字,至於費那麼大的力氣嗎?
殷正茂心裡苦笑,你們懂個球球啊!
他總算是想明白了,其實唐毅早就知道西南的情況,他一直引而不發,根本是想坐等西南大亂。
那些土司從唐代就有了,綿延千百年,根深蒂固,良莠不齊。
有人真心忠於大明,有人朝三暮四,心懷不軌。偏偏這些人混雜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楚。
等到沐朝弼這麼一鬧,情況就明白了。
誰心向朝廷,誰居心叵測,一目瞭然。
論起心機深沉,只怕誰也比不上元輔,真能沉得住氣啊!
殷正茂大熱的天,打了一個寒顫,連忙把命令收好,拱手說道:“承蒙元輔錯愛,本官一定竭盡全力,立刻平叛!”
西南的大軍足有十幾萬,戰力不差,若非上面鬧起來,互相牽制,也不會讓沐朝弼鬧得那麼大。
殷正茂立刻整軍備戰,要大顯身手。
至於劉顯他們,稍事休息,立刻南下,鄧子龍率領八千步兵,前往防城港,朝廷的大批物資已經運到了港口。
劉顯親自坐鎮諒山一代,戚繼美則是屯兵憑祥,三路大軍,就像是三把尖刀,懸在了安南的頭頂。
翻開安南的歷史,就會發現,他們在過去的兩千年,不斷面臨著北方強鄰的攻擊,一輪接著一輪,無休無止……
這一次安南更慘,內憂外患,還分裂成南北兩個部分,哪裡有本事抵禦大明的雷霆一擊。
就在劉顯駐軍的第十天,莫全就派使者送來了一顆人頭。
“啟稟大人,這就是貴國的逆賊韋銀豹,他逃到安南,已經被我們殺死了。”
劉顯一聽抓起人頭看了看,厭惡地扔到了一邊,“這是假的!”
“啊?”使者嚇得睜大了眼睛,惶恐道:“是真的,絕對是真的!”
“哼,你們說是就是了,除非讓本將親自去檢視,不然,你們就是存心欺騙上國。”劉顯的手指頭敲著使者的腦門,警告道:“要小心大明的雷霆之怒啊!”
第1101章量安南之物力
諮議會議和禮部鬧了兩個多月,潘晟實在是承受不住一幫咄咄逼人,自以為是的商人,他把官司打到了內閣,還揚言內閣要是不替禮部出頭,他就辭官不做。
唐毅不得不召集閣員,共同商議。
“元輔大人,以往歷代都以禮法治國,故此禮部顯得至關重要,除此之外,禮部還負責科舉會試,尚書往往會被視作儲相,眼下元輔提倡以律法治國,而且整個考試選官的系統非常複雜,地方有,朝廷有,非是禮部能夠把握,再有官場也不該搞座主門生的那一套陋習,故此我提議拆分禮部。”
殷士儋建議道,顯然殷閣老很討厭潘晟這種倚老賣老的翰林官,故此一屁股坐在了諮議會議的一邊,張守直和唐汝楫互相看了看,他們早就被雷七的人給說服了,自然也同意。
唐毅當然樂得順水推舟,他倒不是在乎雷七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