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7部分

加起來不到兩萬人的文官嗎?他們能幹什麼?

唐毅之前就有退下來的打算,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思索,他越發堅定了念頭。

文官不是常說三思嗎,思危思退思變!

往前衝,往上爬,就是坐在了火山口,唯有退下來,才能持盈保泰,維持聲望,靜等時機。

當然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退下來久了,臺上的人都把你忘了,那可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好在唐毅熟知歷史脈絡,加上有強大的情報系統,他很清楚嘉靖的身體已經離著油盡燈枯不遠了,最多三五年而已,尤其是嘉靖每天吃的丹藥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都往肚子裡塞,那些玩意不但沒法長生不老,還會損害身體健康。

按照李時珍的估算,嘉靖最多兩三年的壽數,能活過六十歲,就是一大奇蹟了。

也就是說,唐毅退下來,等的時間不會太長。

另外呢,一個月之前,剛剛傳來訊息,景王病重,看樣子都活不過他爹,裕王是嘉靖唯一的兒子,也就是皇位唯一的繼承人。

唐毅捫心自問,和裕王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裕王潛邸的那幾位師父,除了張居正之外,也就是高拱才略不凡,心懷大志,也有大手段,大魄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高拱強大的只是他自己,在高拱身邊,並沒有形成一個勢力,他的一切都來自於裕王。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未來的帝師,上躥下跳,到處拉幫結派,那可是犯忌諱的事情,高拱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眼下態勢越發明顯,高拱身邊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但是想要形成一個拳頭,那可不是三天兩天能做到的。

也就是說,裕王登基之後,想要壓制滿朝的老臣,想要建立新君的權威,掃除灰塵,革新大明,除了依靠高拱之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唐毅。

到了那時候,挾著兩朝重臣,天子帝師的鋒芒,來一個王者歸來。絕對要比留在京城,揮霍威望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唐毅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講出來,那就是東南的變化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唐毅本來預估至少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工商金融勢力才會對現有秩序提出挑戰。

實際上呢,只用了七年不到的時間,東南就新觀念,新情況,層出不窮,離經叛道的心學大師,諸如李贄、王襞等人,到處宣揚自己的理念。每到一處,應者如雲,市農工商,販夫走卒,往往能集中上萬人,講的人興高采烈,聽的人如醉如痴,全都沉浸在無邊的歡喜之中,只不過鮮有人看出其中的風險,都被心學大興的假象迷惑。

唐毅卻十分冷靜,心學解放人性,破除三綱五常的枷鎖,對於被理學束縛的人們來說,不亞於天降甘露。可凡事都有兩面,過度的自由,缺少了約束和敬畏,心學隨時會滑向另一個極端。變得和理學一樣,都沒法解決實際問題,變成了無用的空談。

而且心學講究以本心為價值標準,又會挑戰依附於天道氣數、陰陽五行等等觀念的君權神授……

解決不了實際困難,又被皇帝嫉恨,難怪歷史上心學會如同流星,一閃而過,盛極而衰。

該利用些時間,好好整頓心學,建立起完善的體系,把心學匯入正軌,變成一個兼具理想和現實的可行的學問,真正征服明朝計程車人,使得他們成為心學的忠實信徒,夯實基礎,打撈根基。

等到自己重新出山之時,手下能人云集,英雄輩出,有足夠的本錢,大刀闊斧地施展才華。

……

“唉,這小子果然一肚子算計!”唐順之看過之後,把書信燒掉,面對著一團紙灰,心裡頭不停起伏。

徒弟的眼光的確厲害,而且勸諫君王,反受其害,被貶謫出京,差不多是所有丟官罷職當中,最體面的一種。不但不會損害唐毅的聲望,還會一改他之前倖進弄臣,少年得志的形象,日後迴歸朝堂,再也不會有人那他的資歷,過往說事。

蹲下身體,是為了跳得更遠,得失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

唐順之不由得感慨,徒弟比自己要高明啊。

其實唐順之是想答應嘉靖的要求的,修朝天觀的事情,他一手接下來,哪怕身敗名裂,他都扛著,只要把徐階趕走,扶持徒弟上位,他這個老師也就算是功德圓滿,可以安心了。

唐毅卻選擇了一條風險更大,但是受益也更大的道路。

實在是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啊?

嘉靖會讓唐毅如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