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6部分

推不翻,扳不倒,才是真正成功!我希望諸公要目光長遠,既治標,又要治本。不迴避問題,也不要魯莽躁進,總而言之,要把新政變法,當成我們一輩子的使命,傾注心血,共同完成!”

唐毅這番話,既是告誡,又是期許,還隱含著對於世風的批判。做官不是做學問,做聖人,不能耍小性。文人總有種大不了老子回家讀書耕田的心態,他們總覺得無愧於心,就可以躲進自己的桃花源,什麼都不管。

唐毅對此是深惡痛絕,他一再強調責任,承擔,就是這個原因。

幾位閣老聽在耳裡,心有慼慼,高拱和張居正都有著強烈的事功心態,唐毅的話,大合胃口。

趙貞吉等人也常說以天下為己任,聽得也頻頻點頭。

“諸公,現在咱們就商議一下,該如何攻堅克難。”唐毅沒有多說,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幾位閣老。

高拱第一個跳了出來,他黑著臉道:“首輔大人,老夫主持整頓吏治,裁汰冗員,眼下出了一塊大石頭,還請首輔示下。”

“有什麼難題,請講。”

“是這樣的,老夫認為朝廷近幾十年,名爵氾濫,就以去年死去的司禮監掌印黃錦來說,他的兩個侄子都得到了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蔭官,包括侄孫在內,黃家有十幾個贈官,最小也是錦衣衛百戶,試問黃錦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優待?”

“黃公公啊!”唐毅不免尷尬,要說起來,黃錦在海瑞上書,隆慶繼位,這中間他出了不少力氣,隆慶感激黃錦,也是看在唐毅的面子上,才給了黃家優厚的待遇,現在高拱提起,唐毅也不迴避。

“黃公公的確有功朝廷,不過如此賞賜的確過了,他那幾個侄子,不是有一個過繼給了黃錦嗎,給他一個錦衣衛千戶的官職,其餘人就算了,高閣老以為如何?”

高拱難得點頭,“黃錦還是小事,近幾年來,不斷有人打著《嘉靖遺詔》的藉口,要求朝廷恤錄此前獲罪諸臣,就在本月,吏部還送來了十幾本乞恩的摺子。”

“什麼?”

唐毅都愣了,嘉靖都死了快三年了,當初徐階擬定的遺詔,諫言獲罪的諸官,存者召用,歿者恤錄。

第一批的官員在隆慶元年就入朝了,怎麼現在還有啊?

“哼,諸公都是從嘉靖朝過來的,有多少是真正諫言獲罪的官吏?咱們心裡都有一筆賬。那些真正勇鬥奸賊,匡扶社稷的忠良,比如沈煉沈青霞,還有張經張半洲,他們都沒有上書乞恩。反倒是一幫沽名釣譽,甚至貪贓枉法之徒,他們打著遺詔的大旗,欺世盜名,顛倒黑白,簡直無恥,可惡!”

高拱氣得都罵了起來,他早就看不慣了,奈何李春芳在的時候,內閣一半都是徐階的學生,又有遺詔的大帽子,高拱實在是沒有辦法。

如今李春芳滾蛋了,還剩下三位,張居正和張四維都不足為慮,唯有趙貞吉,才是真正的麻煩。

高鬍子琢磨著唐毅回來了,他就不怕和老趙鬧翻了,迫不及待提了出來。

趙貞吉臉很黑,卻沒有說話,的確有些人利用遺詔做文章,老夫子也看不下去,但是畢竟遺詔是徐階的得意之作,他身為弟子,不好說什麼。

“最近百年以來,文治興盛,論罪禍不及家人。論功卻是恩蔭極多,以致官職氾濫。這樣吧,我的兩個犬子都有職位加身,明天我帶頭上書,請求免除。日後除了夫妻父母之外,不可輕易恩蔭,贈官,贈誥命。”

唐毅雖然沒有明說態度,可是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卻讓其他六個人沒有話說。

這一篇掀過去,《嘉靖遺詔》也就徹底作廢了,徐階還留在朝廷的痕跡已經所剩無幾。

接下來說話的是唐汝楫,他苦笑了一聲,“首輔,諸公,要說起來,新政之中,唯有軍制改動最少,慚愧,慚愧啊!”

高拱哈哈一笑,“唐閣老,你這話言不由衷吧,平定俺答,在世人的眼裡,只怕你的軍制才是成果最大的!”

唐汝楫嘿嘿乾笑,連說不敢。

“我以為這一次戰勝俺答之後,朝廷在草原駐軍,整個防線北移,原本屯紮百萬大軍的九邊就沒有了價值。廢除軍戶,整頓將門,改世兵制為募兵制,建立武學,選拔合適將領,量才用人,進行一次大改革的機會已經成熟了!”唐汝楫激動地說道,他從袖子裡拿出了厚厚的一份摺子,擺在了大家的面前。

還真別說,唐汝楫是下了功夫的。

他主張裁掉薊遼和宣大的編制,費衛所,建行省,每一處屯紮一萬名募兵,保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