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8部分

政改革推行下去。

連續商討,唐毅和張居正聯手丟擲了一份財政改革路線圖,其中的核心精神,就是唐毅提到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朝廷徵收賦稅,用來供養官吏,維持軍力,修築城池、道路、河工,賑濟災民,救助孤老……

每一個百姓,不分士農工商,都享受到了朝廷的恩澤雨露,每個人都不能離開朝廷單獨生存,故此,納稅就是每個人都應該擔負的責任……

別小看這一段論述,等於徹底否定了官紳免糧免稅的特權,為了不過分刺激整個士紳集團,唐毅做了進一步的闡釋,這個只是長遠目標。

眼下主要任務有三個方面,第一是清丈田畝,找出藏匿土地,第二項是整頓市舶司,統籌南北關卡,防止關稅流失,第三則是在天津推行商稅試點。

農、商、關稅一起動,無疑是在宣誓所有人都在改革之中,誰也別想跑,至少在表面上是公平的。

這幾年唐學大行其道,一大批信奉心學的開明士紳,還有工商集團,他們對待賦稅的看法和以前並不一樣。

尤其是從事工商業的,他們需要朝廷提供完善的保護,尋找原材料,拓展市場,遇到了糾紛,要有人出來主持公道。

方方面面的需求,而以眼下的衙門編制,根本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簡言之,就要擴充地方官吏數量,要多養官,就要有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必須要繳納商稅……在報紙的不斷宣揚之下,很多士紳已經接受了,但問題是朝廷吏治敗壞,交上去的銀子,最後也都落到了貪官汙吏的手裡,對他們一點好處也沒有。

唐毅提出在天津試點,正好讓觀望之中的人們有了機會,好好看看,朝廷到底能不能把稅收上來,並且用好了。

“僕早就說過,首輔不過問具體事務,這不是讓我自打嘴巴,壞了規矩嗎!”唐毅為難地說道。

內閣會議上,唐毅不停抱怨。

高拱沉著臉道:“元輔,您不是總說知行合一嗎?唐學是您建立的,徵收商稅,整頓海關,您是最熟悉的,除了你,誰還能幹得來?”

張居正也說道:“中玄兄言之有理,三項改革,下官負責清丈田畝,整頓田賦,剩餘兩項,都要請元輔一肩扛起,正所謂能者多勞,您可不能推辭。”

你一言,我一語,都往唐毅身上推。

“唉,看來我是跑不了了。”唐毅看了一眼末座的張四維,笑道:“子維,這樣吧,你和戶部尚書張守直一起,去天津考察一番,去年的時候,天津就是清丈田畝,改革賦稅的試點,看看成果如何,田賦和商稅,都是財政的一部分,要做就做得完整,不能只幹一半。以後凡是商稅關稅的事情,就咱們三個負責吧。”

張四維出身豪商之家,對於商業經營,那是門清,張守直在市舶司也幹過,他們兩個協助唐毅,是再合適不過了。

……

財政改革的大旗總算是推開了,唐毅秉持一貫的作風,不緊不慢,和風細雨。至於張居正,就顯得雷厲風行多了。

他將清丈田畝的成績作為今年地方官吏考評的重點內容,並且起用閒了一年多的海瑞,出任應天巡撫,主管南直隸清丈田畝事宜。

海瑞的任命終於下來了,那些還心存幻想的人一下子希望都破滅了。

在旨意到了應天的第二天,竟然有三十幾號官員上書請辭,不等批覆,就紛紛掛印而去。不止如此,東南的大族這些年越發不守規矩,商人滿身綾羅綢緞,蓋的房子也超出規格,不但使用楠木大柱,門都刷成了鮮豔的紅色。

聽到海瑞駕臨,連夜找人,把門趕快漆黑了,原本龐大的門戶也換成了小的,一時間油漆匠的工錢翻了五倍,還找不到人手。

就連一貫猖狂的江南織造局都收斂起來,太監們不坐八抬轎子了,也不坐奢華的四輪馬車,連隨從都減少了好幾倍。

有人不解,心說海瑞再厲害,也不過是臣子,能管得到江南織造局嗎?璫頭是不是小題大做嗎?

織造局的諸璫都哭了,別的大臣不敢惹皇帝,可是海蠻子不同啊,他連先帝都給罵了,還會在乎他們?寧得罪閻王爺,也別得罪海蠻子,要讓他抓到了把柄,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看著太監們膽怯的德行,人們都覺得十分解氣,原來你們也就是欺軟怕硬而已!

東南被弄得雞飛狗跳,如臨大敵。

其實他們大可不必如此,這一年多下來,海家的情況很不一樣。

當初海瑞為了給妻子老母討回公道,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