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入尋常百姓家。早在日本平安時代,當時詩歌音樂等藝術流行,公卿貴族經常外出參加社交活動,多乘牛車前往,很多人的車又都是黑漆塗面,難於辨認彼我之輦,有人便在車的某個部位鑲嵌上金絲圖案,這便是家紋的起源。而隨著人們生活的多樣化,家紋的適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有的家族在織布時索性將家紋織於衣料上,這種家紋也稱地紋。穿在身上不僅有了家族的標誌,而且給服裝增加美的色彩。因而這種作法一直流傳至今。關於家紋尚有很多美好的傳說,如比翼紋,是兩位戀人家紋的重疊,表示比翼雙飛,祝賀永結良緣。在耐用物品上設法標上家紋成為當時的一大時髦。特別是在出嫁姑娘的嫁妝上標有家紋,如梳妝檯、化妝品之類。
西鄉隆盛給林逸青設計的家紋,則是根據林逸青的表字“瀚鵬”而來,家紋為圓形,主體為海水波紋圖案,海水上方則是一隻展翅飛翔的大鵬鳥,不僅美觀大方,且極具氣勢。這個家紋設計出來之後,不僅林逸青十分喜歡,桐野利秋和筱原國乾等武士也讚歎不已。
而看到穿著自己親手縫製的和服顯得丰神俊朗的林逸青,桐野千穗的心中滿是幸福的暖流。
結婚儀式在中午12點正式舉行,按神前結婚式順序,從入場,就席,齋主一拜,修拔之儀,奉獻奠品,祝詞,三獻之儀,交換信物,誓言,玉串奉奠,直到退場,整個結婚儀式需一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完成。
新郎新娘先是隨齋主一起在神前參拜。接下來是修拔之儀消除厄運,清除身心汙垢的神事。三獻之儀也稱“三三九度”之杯。新郎新娘按小,中,大順序,互飲杯中的神酒。其含義同中國婚禮中的交杯酒。接下來是新郎新娘玉串奉奠所謂玉串是用楊桐枝和細長紙串起來的一種拜神用品,新郎新娘手捧玉串,一步一拜,將玉串供放在神前的玉串案上,以此方式來向神傳遞自己的祈願。然後是親族杯之儀新郎新娘雙方的家人親友舉杯共飲,以慶賀從此二家成為一家人。接著齋主祝詞,祝福一對有情之人從此永成眷屬,並宣佈婚禮結束。全場起立鞠躬後,按順序退場。
神前結婚式結束之後,接下來便是婚宴了。在結婚酒宴開始之前,所有的客人都安靜地恭候新郎新娘。
婚宴開始,脫下“白無垢”新娘禮服的桐野千穗換上了一身紅色的和服,由父親桐野利秋帶領,先繞場一圈,遍示賓客,然後回到新郎林逸青的身邊這是婚宴開始的訊號,和中國的婚宴不同,日本的新郎新娘是二人單獨坐在類似於主席臺之類的地方,和賓客對飲的。
婚宴的菜品十分豐盛,在這場傳統的日本婚宴上,桌上的每一種食品都代表一個美好的祝願或代表幸福、富裕,或意味長壽、多子孫等。比如,魚頭和魚尾都被向上捲起,整條魚圍成一個圓圈,象徵夫妻永不分離。龍蝦在婚宴上也很常見,因為龍蝦的深紅色代表好運氣。至於餐後所用的甜點,是新娘親手用甜黏米做成的黏米圓,十分可口。
坐在席間的伊藤博文,目光一直沒有離開林逸青和桐野千穗的身上。
因為他不敢想象,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和林義哲幾乎一模一樣的人。
而在看到桐野千穗之後,他突然感到,無論是阿倉,還是千代子,甚至於是天皇最為寵愛的以美貌聞名宮廷的權典侍柳原愛子,都黯然失色!
“春畝先生,覺得新郎新娘如何?”西鄉隆盛象是覺察出了伊藤博文的心裡在想什麼,在一旁笑著問了一句。
“天作之合,是我見到的最完美的一對新人。”伊藤博文由衷的讚歎起來。
“新郎現在看起來,是完完全全的日本人,而不是乾國人了。”西園寺公望的目光則停留在林逸青身上和服的家紋上,“他的家紋也很特別,兼有乾國和日本的紋飾特點,這樣的家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西鄉隆盛聽到西園寺公望稱讚林逸青的家紋圖案,不由得在心裡暗暗得意,但他表面上並沒有絲毫的表露。
“聽說林君出身為乾國福建省的世家大族,”伊藤博文說道,“林君的相貌,和乾國已故海軍大臣林義哲十分相像,不知道是否是同一家族的人?”
“這倒也不好說,天下相貌相似者多矣,同姓之人就更多了。”西鄉隆盛笑道,“說起來,林君和春畝先生亦是同姓呢,呵呵。”
聽到西鄉隆盛的調侃,伊藤博文也笑了起來。
伊藤博文幼名利助,字俊輔,號春畝、滄浪閣主人,本姓林氏。林氏太祖出於日本第7代君主孝靈天皇之苗裔,伊藤博文出生於日本國周防州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為山村的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