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朝河口那個方向幾乎是直上直下的崖壁。正好迎著風,小灌木長不到大腿高,野草也都歪著長,崖底是個大洞,退潮的時候才露出滿地的卵石來。這一帶的海邊多有這樣的白卵石,一直要鋪到河口。那是絕地,猴子都爬不上來。
只有朝山咀方向才有第二條路,就是從他們登陸的海岸往上走的了。這裡是背風的方向。不過那裡有一座很古老的燈塔,原本有7名朝鮮士兵長年駐守,但燈塔下面那兩間屋子被風吹得實在住不得,朝鮮士兵就沿著背風面的小徑下到崖底又蓋了三間營房。這條路其實是雨季裡山溪沖刷出來的水道,曲曲折折一路奔到博下。這條小路也很陡峭,據說有一位朝鮮官員騎著馬下山,那馬畢竟不是走慣山路的健騾,幾次嘶鳴不前,背地裡被朝鮮士兵當作笑話講,不過也可以看出這路的艱苦來。旱季山路只是陡峭而已,可以走,雨季就為難總不能在溪溝裡走。朝鮮士兵們於是沿著路深深掘出新的水道來,人走人路水走水路,兩不相妨。但是現在這裡已經給廢棄了,再無人往來。
這也是為什麼日軍要在這裡登陸的原因之一。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