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已降臨到船隊上,運輸船將會一艘艘的被消滅……”
“船隊前鋒的‘石川丸’號被朝鮮軍艦接連的火炮射擊命中了,這艘不幸的運輸船很快便發生了可怕的爆炸,從船頭到船尾陷入到了一片火海當中,我們大家驚恐的看到,好多人渾身著火嚎叫著跳進了海里,‘石川丸’號漸漸的傾斜起來,人們爭先恐後的往海水裡跳,希望在它沉沒之前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突然間,‘石川丸’號再次發生了劇烈的爆炸,它一下子斷成了兩截,並開始傾覆……”
“但可惡的朝鮮軍艦的戰果也到此為止了,此前它在‘筑紫’號和‘相川’號的攻擊下已經著了火,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所以在確定無法取勝之後,他們向我們的運輸船隊發起了進攻,想要在被擊沉前取得一點戰果。在這裡我不得不說,朝鮮軍艦的艦長是一個勇敢的和非常有頭腦的人。”
“朝鮮軍艦在毀滅前還給了我們進一步的戰術羞辱。他們的計劃是以一艘軍艦和‘筑紫’號、‘相川’號兩艘強大的軍艦進行糾纏,另一艘軍艦則在友艦的掩護下向我們的運輸船隊發起進攻,井上將軍應該是識破了朝鮮人的詭計,‘筑紫’號率先追了過來,用10英寸大炮猛轟敵艦,但由於敵艦已經衝到了我們的船隊當中,‘筑紫’號擔心會發生誤傷,她的主炮射擊受到了很大的干擾,一次射擊之後,足足經過了10分鐘的修正,才再次開火(實際情況是‘筑紫’的254毫米主炮在戰鬥時達不到理論射速的2。5分鐘1發,10分鐘1發才是正常的)。”
“‘筑紫’號的主炮一直沒有能夠擊中敵艦,但4。7英寸副炮顯示出了極大的威力,敵艦接連被擊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它的主桅折斷了。這時‘清輝’號衝了上來,從接近陸地的位置對朝鮮軍艦展開猛烈的射擊,幾乎未遭到該艦的抵抗。朝鮮軍艦上的火勢應該是延燒到了彈藥庫。10分鐘後,這艘朝鮮軍艦發生了大爆炸,它在一瞬間就粉身碎骨了,曾經親眼目睹此一令人驚心動魄的恐怖景象的人都在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這時‘相川’號也趕了過來,此前她已經擊沉了另外一艘朝鮮軍艦,我們後來知道它叫‘漢陽’號,用朝鮮都城的別名命名的。因為憤恨朝鮮人攻擊我們沒有武裝的運輸船的卑鄙行為,‘相川’號對‘驪龍’號的殘骸進行了射擊,並拒絕救援落水的朝鮮士兵。運輸船上計程車兵們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怒,他們跑到船舷旁,用步槍向在海水當中掙扎的朝鮮士兵射擊,將他們全都打死了,很快鮮血便染紅了海面……也難怪我們計程車兵做出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在這次戰鬥中,雖然我們擊沉了兩艘朝鮮軍艦,但‘石川丸’號的毀沉帶給了我們嚴重的損失,後來經過統計我們才知道,一共有226名陸軍士兵死亡,125人受傷,船上攜帶的大量火炮和彈藥也都一併損失掉了。此外‘筑紫’號被朝鮮軍艦擊中了兩發炮彈,6名水兵陣亡,2名水兵受傷;‘相川’號被擊中3炮,2名炮手和7名水兵陣亡,3名水兵受傷,1門4。7英寸副炮遭到嚴重毀損,不能使用。”
“我們的作戰計劃在實際的執行中已經被扭曲的難以辯認。此乃為作戰的常態。但帝國海陸軍的將士們從未違背過指揮官們的意圖。我個人認為,一份好的作戰計劃,其內容應力求簡單,應預留修正的空間,以便對複雜、精微的考量作出適當的調整,並使其在落實的過程中有犯錯與採取主動的空間。”
“我這樣講述並非是我在描述此次戰役剛開始的情況時,有意誇大敵人的能力與作戰意志。在這場戰鬥中,帝國將士是帶著前所未有的熱忱投入戰鬥的。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雖然是臨時徵召而來,缺乏訓練,但能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攻擊敵人。”
“這場戰鬥顯示了領導統御、士氣、訓練、實體與心理狀態、意志力量及耐力,乃為作戰中的最重要因素。我們若沒有軍事物資的質與量上的充足條件,以及合適的戰術得以有效運用武器以對付敵人,是無法打勝仗的,但是,人的因素最重要面對具有競爭力的敵人時此點尤其重要。在仁川灣的這場戰鬥中,井上將軍在一開始就建立了戰術優勢,但是他的艦隊仍然是在經過一番苦戰後才獲得勝利的。適當的戰術、充分的訓練、與詳細的計劃,加上有堅定的殺敵決心及有接受戰損的心理準備,必然可以為我們帶來光榮的勝利。”
“在這裡我要讚美井上良馨將軍。準則是所有戰術求新求變的跳板與基準。形式上,準則乃作戰方法的標準。但準則有別於教條。井上將軍最出名的一點是,他隨時都準備將自己的部下從準則中的僵化作戰教條中解放出來。井上將軍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