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相當多的經驗,所以才敢應承下來。
光旭皇帝瞭解情況,自然不會為此感到心煩意亂,實際上,在知道了自己要娶誰當皇后之後,他就有了巴不得這場婚禮辦不成的想法,親裁大政的願望也不那麼強了。
看到皇帝學生的樣子,林逸青心裡有了數,趁時屏退左右,把小皇帝拉到了身邊。
“皇上可是為了皇后而煩心麼?”林逸青小聲的問道。
“林師傅……你也知道朕要娶的是誰了……”小皇帝本就滿腹委屈,叫林逸青這麼一問,瞪時紅了眼眶。
“皇上莫急,臣願意為皇上分憂。”林逸青迅速的將靜芳的照片從袖子裡拿出來,塞到小皇帝的手裡,“皇上看她怎麼樣?”
小皇帝仔細的端詳了一會兒,眼睛漸漸的亮了起來。
林逸青知道,沒有比的不知道,此刻照片中的靜芳,比起她姐姐來,在小皇帝的眼中應該是驚為天人了。
“這是……”
“承恩公的小女兒,名喚靜芳,小皇上四歲,原本許配給孕郡王嗣子貝勒承彭的,是以未能參選,皇上若是鐘意於她,這事兒便包在臣身上。”林逸青小聲說道。
“……全憑林師傅做主。”光旭說完,把照片往林逸青的手裡一塞,紅著臉便跑開了。
得,下一步該進園子去了。林逸青收了照片,信步而去。
清綺園,永慶長春,大雅齋。
此刻的仁曦太后,正和光旭皇帝一樣的煩惱。
太和門失火後的那些天,面對紫禁城中的熊熊大火,仁曦太后一度心神不寧、寢食難安。
首先,她擔心火災擴充套件到宮城的其它地方。仁曦清楚,火起地點雖然是太和門,距朝堂三大殿和後宮還有一段距離,但水火無情,尤其是紫禁城建築多為木料,一旦遭遇火災,火勢難以控制。
其次,她擔心大火過後輿論難平。中外臣工會以“天怒人怨”之詞來品評自己的執政。
此時她必須先發制人。在滿朝文武還沉浸在大火過後的驚歎氣氛中時,仁曦對於火災的處理意見已經下發:
第一,以光旭皇帝的名義發下諭旨,懲罰與獎勵並行。對點燈入睡引起火災的直接責任者處以死刑。負有管理責任的總管內務府大臣、步軍衙門統領、前鋒營統領等,也分別受到了降級、罰俸的處分。獎勵救火有功的人員,由戶部拿出一萬四千餘兩白銀作為賞資。
第二,暫停清綺園重修工程,全力重修太和門。在如此突變的面前,仁曦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種“夤畏天威,益加修省”的姿態,以正視聽。於是,仁曦頒下清綺園工程部分暫停的懿旨:“本月十六日貞度門不戒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