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然,崇禎五年之後的事還沒有發生,但這也從中可以看出崇禎對徐光啟的倚重程度。

相較於仕途上的春風得意,陳海平覺得,崇禎在科學上的開明態度可能更令徐光啟感激和敬重。

編制曆法是關係到“授民以時”的大事歷代王朝所重視,但是到了明朝,由於長期執行不準私習天文,嚴禁民間研製曆法,有“習歷者遣戍,造歷者殊死”的嚴刑峻法,結果到了明末法已經嚴重不準。

徐光啟始終強烈建議修改曆法,但最終都不了了之,直到崇禎二年,因崇禎的大力支援,修改曆法的工作才真正走上正軌。

感恩圖報,人同此心同此理,何況是徐光啟,更何況是徐光啟還極可能把崇禎視作明君聖主以說服徐光啟的困難可想而知。

淡淡的墨香流連,輕輕撫摸著手中的《幾何原本》,陳海平感慨萬端。幾何、直角、鈍角、銳角、平行線、相似……這些個早已融在血液裡的詞語在這一刻是多麼親切!

《幾何原本》是從公元前三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的著作《原本》翻譯而來的。歐幾里得的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拉丁文和中文語法不同匯也很不一樣,書裡的許多數學專業名詞在中文裡都沒有相應的現成詞彙。要譯得準確、流暢而又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的中國人所習以為常的詞彙都是當年徐光啟嘔心瀝血,反覆推敲而確定下來的。

不知不覺間,陳海平已經在徐光啟的府門前默默佇立了半個時辰。肅殺的秋風中,幾片黃葉飄落輕掠過陳海平的臉頰。

承平時期,禮部尚書的府門前本該有人的現在諾大的府門前空無一人,伏在門旁兩側的石頭獅子這會兒顯得特別孤單寥落。

屏息凝神海平緩緩步上石階,又緩緩抓起門環輕叩打了三下。不一會兒,旁邊的角門開了,走出一個六十多歲的家人模樣的老者。

疑惑地看著陳海平,老者躬了躬身,客氣地問道:“先生,請問您找誰?”

陳海平也向老者躬了躬身,請求道:“大叔,煩勞您通稟一聲,說陳海平求見徐老大人。”

“陳海平?”老者似乎覺得耳熟,就隨口唸叨了一下。忽然,老者抬起頭,吃驚地看著陳海平驚訝地問道:“你就是……”

問出這幾個字,老者就問不下去了。及至看到陳海平微微點了點頭,老者的身子就開始顫抖。

內城並沒有嚴格封鎖,只是有些地方不讓去。像這些沒有被掃地出門的官宦人家,他們還是可以出門的,出內城都可以。只是,很多人都怕惹出事來,所以大多都關門閉戶,嚴禁府里人外出。

顯然,徐府的訊息並不閉塞,這個老者知道他的名字。

老者有點發懵,一來是擔心有禍事上門,嚇的;二來是也不知該怎麼辦,一時僵在那兒了。進去通稟,

領政大人在門外等會兒,沒這個膽兒;直接讓進去,對。

這時,陳海平微笑道:“大叔,煩勞您進去跟徐老大人通傳一聲。”

見陳海平人真的是很和氣,這會兒老者就沒那麼緊張了,趕緊道:“您……您稍等,稍等。”

老者邊說,邊往門裡退去,及至退入門裡,陳海平看不見了,忽然轉身撒腿就跑。

“叔,您跑什麼?火上房了?”老者跑進二門,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正從門裡出來。看見老者矯健的步伐,年輕人吃驚地問道。

一見年輕人,老猛地停下腳步,慌里慌張地低聲道:“孫少爺,出事了,那位領政大人來了!”

年輕人一時也怔住了,吃地問道:“哪位領政大人?”

老者急道:“我孫少爺,京城裡有幾位領政大人?”

反應過來,年輕人臉色有點發白,結巴巴地問道:“叔,他……來幹什麼?”

老者道:“不知道,說是來求老爺。”

老一說完,年輕人返身就往回走,老者也緊跟著年輕人往裡走去。

到內院的書房,年輕人也沒敲門,一頭就撞了進去。

書房裡,徐光啟正在奮筆疾書。房門忽然被撞開,徐光啟吃驚地抬起頭來,見是孫子徐爾爵,徐光啟臉沉下來,問道:“幹什麼這麼慌張?”

徐爾爵慌張地道:“爺爺海平想要見您,在門外呢。”

“陳海平?陳海平是誰?”徐光啟楞了一下,緊跟著就反應過來,吃驚地問道:“是那位什麼領政大人?”

“就是他!”徐爾爵道。

這時,老者也進屋了,徐光啟問道:“徐中,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