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內城,封鎖依舊。
孫承宗也知道劉宗周這種人是不知輕重的老頑固,但現在朝廷風雨飄搖,正是需要劉宗周這種有氣節計程車人大力支援的時候。
安撫住劉宗周之後,孫承宗把事情說了一遍,包括要去京城談判的事。
聽說崇禎被逼服毒自盡,劉宗周都要瘋了,他不僅痛罵袁崇煥,連帶著也把孫承宗臭罵了一頓,更要孫承宗立刻點兵去
滅亂賊。
看著袁崇煥眼中的目光越來越冷,孫承宗越來越急,好不容易等到劉宗周過點勁了,孫承宗趕緊道:“劉大人,太子還在他們手裡呢。”
一聽這個,劉宗周總算沒那麼激動了,但卻更加堅持要孫承宗兵平亂。漢賊不兩立,現在什麼都缺,就是皇子皇孫不缺。
劉宗周這副德性,豈不更讓袁崇煥寒心?後果有多嚴重,劉宗周根本就不知道,就在這兒大放厥詞。孫承宗實在忍不住了,訓斥道:“劉大人,你想過沒有?如果太子死了,哪會有多少人稱王?”
這下,嘎巴嘎巴嘴,沒說什麼,劉宗周蔫了下來。
孫承宗心如油,恨不得一步就趕到京城。而袁崇煥自然是不急的,但顧及孫承宗,所以才不顧勞乏連日趕路的。
如果沒有劉宗周鬧這一:,袁崇煥必然會隨他穿城而過,兼程趕路的。但現在,袁崇煥卻以老母為由,把行程延下來。
其實這也是該的,剛剛經歷了生離死別,袁崇煥要和家人盤踞幾日,孫承宗是什麼也說不出來的。
“元素,晚上過來陪我喝兩杯。”臨分時,孫承宗向袁崇煥出了邀請。
看著老人誠摯的目光,崇煥輕輕點了點頭。
袁煥走了,就剩下孫承宗和劉宗周兩人了。
儘管劉周表現的很不得體,不知輕重,誤事,但孫承宗並沒有拂袖而去。對劉宗周,孫承宗依舊是很尊敬的。劉宗周這個人耿直,極有風骨,是個表裡如一的人,儘管有時很頑固,但也並不是個書呆子,在某些方面還是極有見地的。今天的表現失常,可能也是太過憤怒慌張所致。
袁崇煥離開時,劉宗周並沒有起身送一送,孫承宗回到屋裡,他也不理。
孫承宗坐下,輕輕嘆了口氣,道:“劉大人認為老夫做的不妥?”
劉宗周心中對孫承宗一直是極為尊敬的,他對孫承宗唯一的不滿就是孫承宗和袁崇煥的關係。現在聽孫承宗和風細雨地和自己說話,劉宗周的態度也緩和下來,道:“老大人,生這些事後,您覺得袁崇煥心裡還會有朝廷嗎?”
孫承宗苦笑一下,問道:“劉大人認為是讓袁崇煥保持中立好呢是讓他臣服那些反賊好?”
劉宗周嚴肅起來,盯著孫承宗,半晌,低聲道:“老大人現在是遼東督師果老大人真為朝廷著想,那……”
劉宗周一直都對自己很尊敬,孫承宗這才明白劉宗周為什麼對他如此不滿。再度苦笑宗輕輕嘆了口氣,道:“劉大人,不管任何人做這個遼東督師,只要袁崇煥回來只要遼東軍民知道袁崇煥回來,那袁崇煥就是遼東督師。”
想起崇禎抓袁崇煥,遼軍不理皇命折返遼東,後又被袁崇煥一道手書召回,劉宗周心下駭然。
怕劉宗周依舊頑固,還心存幻想宗又道:“劉大人,這個時候袁崇煥一旦出事東必亂,而遼東一旦亂了得利除了建奴,就是盤踞京城的那些反賊。”
沉默半晌周問道:“老大人,那些反賊是不是要擁立袁崇煥?”
搖了搖頭,孫承宗道:“不是。”
劉宗周不解地道:“那他們為什麼放袁崇煥回來?”
孫承宗道:“因為不想遼東亂,讓建奴漁翁得利。”
這一次,劉宗周沉默了更久,然後把聲音壓得極低,只有孫承宗能夠聽到:“老大人,如果遼東亂了,建奴打來,那是不是可以牽制住那些反賊,使他們無力南顧?”
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半晌,孫承宗道:“劉大人,建奴要來,至少得兩個月,而反賊卻可轉瞬就到。何況遼東一亂,由於除了袁崇煥再沒有能夠號令遼東的人,所以大部分遼人必然會傾向於反賊。”
劉宗周道:“老大人您不成嗎?”
孫承宗閉上雙眼,好半晌才又睜開,道:“袁崇煥出事,劉大人以為老夫還能在遼東立足嗎?”
劉宗周終於意識到他的話有多愚蠢,臉色不由訕訕的。
見劉宗周有所領悟,孫承宗語重心長地道:“劉大人,不論從眼前看,還是從長遠看,我們倚重袁崇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