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我會留出足夠彼此制約的力量。”

默然半晌,懿安皇后道:“這件事並不是我可以單獨決定的。”

“無妨。”陳海平道:“十年之約滿後,我會營造出一種形勢,只要你不反對,南北和解就會水到渠成。”

懿安皇后奇道:“你要怎麼營造出這樣的形勢?”

眨了眨眼,陳海平壞笑道:“保密。”

-----

回到慈寧宮,懿安皇后又凝望窗下的菊花沉思。

陳海平說的不是假話,因為不論現在說什麼,又或談成了什麼,都絕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南方依舊會爭分奪秒地備戰,迎接即將到來的生死決戰,絕不會有絲毫放鬆。

這早已是南方上上下下的共識。

思來想去,天色漸漸黑了下來。

慈寧宮幽暗依舊,但卻不再冷森,想到要和陳海平放船海外,懿安皇后心中不由就是一蕩。

-----

第二天,布木布泰到了,比預計的晚到一天。

隔天,布木布泰便陪著懿安皇后上路,去奔寧遠,給袁崇煥的老母賀壽。

懿安皇后來給袁母賀壽,皇太極自然也要來,他們三方現在是天然的同盟。

寧遠自然無法跟關內比,但也極為繁盛,人人都安居樂業。

對於修改貿易協定,這和袁崇煥跟皇太極幾乎沒有關係,所以只要修改後的貿易協定不損害他們的利益,那他們自然是支援懿安皇后的。

其實,懿安皇后跟袁崇煥和皇太極談這個問題,一是一旦出問題,那就需要兩人的諒解,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所以,實際上,跟他們談,主要還是為了不讓他們有什麼誤會。

袁母壽誕一過,懿安皇后並沒有立刻折返北京,而是去了遼東。

袁崇煥和布木布泰就是再能幹,但限於遼西的面積和人口,實力終究有限,可皇太極的遼東就不同了。

遼東的土地極其廣大,只是限於人口,以及缺乏相應的物力財力,所以才很落後。但現在,有了朝鮮數百萬人口的移民,更有了懿安皇后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全力支援,使得遼東得到了極大的開發。

遼東有如此巨大的變化,還得益於皇太極的各項政策。

陳海平給皇太極以及女真人的壓力,就如同給懿安皇后和江南士紳的壓力是一樣的,他們也都在爭分奪秒地備戰,壯大自己。

實際上,皇太極和女真人感受到的壓力更大,因為不管怎麼漢化,至少在皇太極這一代,他們心裡想的是:漢人就是漢人,而他們不是漢人。

所以,很多方面,皇太極的政策要比懿安皇后更大膽。而且,因為幾乎一切都是從頭來過,所以皇太極要比懿安皇后有更大施展的餘地。

其中,皇太極一個最大的本錢就是地多,這誰也比不了。

皇太極公佈,凡是沒有被開發的山林草原,任何人只要申請,就都可以隨便開墾,而且不管開墾多少,都歸個人所有。

朝鮮人和漢人一樣,視土地如生命,所以這就可想而知,這數百萬朝鮮人的幹勁會有多大。

由此,開墾的範圍越來越大,以致最近一年,開始時常與俄羅斯人發生衝突。

這些舉措,迅速增強了皇太極的實力,不僅不再缺糧了,還因此而收穫了更多的毛皮、山參等物品,從而有能力從關內和南方購買更多急需的物資。

懿安皇后此番去遼東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實地感受一下皇太極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二一個是為了看看皇太極的移民是怎麼做的。

第一個目的是次要的,後一個目的才是主要的。

移民,尤其是大規模的移民,那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作,很容易出問題。從兩廣福建一帶往臺灣移民,就出了很多問題。這次正好,去看看皇太極是怎麼做的。

在遼東,懿安皇后不顧風雪,親自到各地檢視,使得黃宗羲、夏允彝等隨行的人更是欽敬的五體投地。

十二月十七日,懿安皇后回到了北京。

趕在這個日子回北京,懿安皇后是故意的,她要在北京過年,這已成了她心底越來越強烈的渴望。

還有十三天就過年了,談判再談幾天,離過年就沒幾天了,那留在北京過年也就順理成章,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實際上,懿安皇后這就是心虛,要不,想個什麼理由不能在北京過年?實在不行,啥也不說,就是要在北京過年,誰又能說什麼?

回到北京,自然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