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部分

可法才是個寶。

史可法是六君子之一左光斗的弟子,完全繼承了左光斗的氣節操守,而六君子又是劉宗周、文震孟這些東林黨人心目中的神主牌,所以儘管史可法是河南開封人,但仍然力推史可法上位。

這件事定了,也就沒什麼事了,懿安皇后退朝。

-----

下殿之後。孫承宗回到家中不久,秦良玉就來府上拜訪。孫承宗把秦良玉剛接進來,盧象升緊跟著也來了。

三人在書房落座之後,秦良玉看了盧象升一眼,然後向孫承宗問道:“老大人,今日殿上發生之事,良玉不解,特來向老大人請教。”

“是啊,老大人,象升也和秦大人一樣,特來跟您老請教一二。”盧象升也道。

同時具有政治上和軍事上兩方面的才幹,這樣的人少之又少,孫承宗是,而秦良玉和盧象升兩人都不是,所以今天金殿上發生的事兒,他們都看了個稀裡糊塗。

對秦良玉和盧象升,孫承宗都是鍾愛有加,所以也不避諱,就道:“二位大人,你們是贊成和解,還是反對?”

秦良玉道:“能和解當然最好不過。”

盧象升也道:“是啊,現在不論南北都如此昌明,戰火一起,一切都將毀於一旦。”

點了點頭,孫承宗道:“老夫覺得,皇后或許也是這麼認為的。”

秦良玉不解,問道:“老大人,不對啊,真要是像您說的。那皇后怎會完全站在了劉宗周、文震孟等人一邊?”

輕輕嘆了口氣,孫承宗道:“那是皇后在給他們一個交代,也是給皇后自己一個交代。”

想了想,秦良玉有點明白了,道:“劉宗周等人主戰,皇后便讓他們去戰,這樣戰敗之後,皇后再要和解,那他們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點了點頭,孫承宗道:“當然,要是他們真能戰勝,那皇后自然更是樂見。”

“怎麼可能戰勝?如果以洪大人為帥,那或許還有萬一的機會,楊嗣昌,絕沒有可能的。”說到這兒,盧象升搖了搖頭,又輕輕嘆了口氣。

“老大人,您看會不會調我們過江?”秦良玉擔心地問道。

“應該不會。”孫承宗道:“調我們過江,唯一的可能是戰事打成了膠著的狀態,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陳海平最終的目的既然是和解,那江北一戰的目的就是要震懾,既震懾那些抗拒和解的人,也震懾那些和解之心不堅決的人。所以。老夫認為,這一戰必然打的是又快又兇又狠。”

盧象升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道:“老大人,那個歸莊說的很對,陳海平只要用兵江北,皇太極必然要對歸化用兵,而且也極可能是發下傾國之兵,必定要一舉而破之。所以,要是我們在江北深溝高壘,憑堅城據守,未必就沒有保住江北的可能。但皇后為什麼不做此圖?”

輕輕嘆了口氣,孫承宗道:“盧大人這麼想,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領教過陳海平其人的厲害。”

盧象升驚訝地問道:“老大人,陳海平真有這麼厲害?”

孫承宗道:“陳海平用兵打仗如何,老夫不知道,但這個人造勢的功夫,天下第一,沒人比得了,以致皇后也不得不屢屢屈居下風。”

盧象升問道:“老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孫承宗道:“盧大人應該知道那個火車吧。”

盧象升點頭,道:“知道。”

孫承宗道:“現在,陳海平已經把鐵路修到了歸化。”

修到了歸化?盧象升心頭就是一驚。

作為卓越的軍事家,盧象升自然清楚鐵路的意義,因為鐵路,即便從北京調運兵員和物資到歸化,也不過是兩三天的事兒而已,而這其中的涵義自然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孫承宗又道:“陳海平極其重視實學,他不知把全國多少的能工巧匠都聚攏到了北方,所以他才能搞出火車這種匪夷所思的東西。盧大人,你想想,既然他都能把火車搞出來,那在火器方面,誰又知道他弄出來了什麼?所以,皇后才很不看好皇太極。”

盧象升不得不承認孫承宗說的有理。

大明朝有三大火器製造基地,一個是在北京,一個是在天津,最後一個就是在廣東,在他的治下。

以前的火器質量極其不好,根本發揮不出火器的威力,但懿安皇后主政之後,每一個火器的部件上都刻著製造工匠的名字,一旦出事,立刻糾察問責,所以現在的火器質量極好。

對火器的威力,盧象升現在知道的極其清楚,他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