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這支未來的無敵之師,因為馬球,在馬術上的進步那是蹭蹭地,效果完全是立竿見影地。

第六十一章 籌謀

金秋是收穫的季節。

土地是不虧人的,在陳海平這個大外行的英明領導下,雖然磕磕絆絆,但結果尚好,舜王谷的平均單產達到了百斤。

玉米單產達到百斤,陳海平絲毫也不覺驚喜,因為他知道在那個世代,玉米單產至少有一千斤。這次秋收,讓陳海平感到驚喜的是花生,花生的單產竟然達到了七十斤以上。

陳海平不知道在那個世代,花生的單產是多少,但肯定比玉米低很多,只是他知道花生是經濟作物,價值不是玉米能比的。

這個金秋收獲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毛衣。

毛衣最先在京城開賣,由王家的慶泰行代銷。雖然誰都知道一定會暢銷,但誰也沒有想到會暢銷的這等程度。這麼說吧,想買毛衣嗎?來託人,走門子。

毛衣在京城賣了五千件,一開始是平均十四兩銀子一件,但很快,價格就一路飆升,最後漲到了平均三十七兩一件。

王元程手下有很多人才,做買賣都是一流的高手。公開出售的這五千件毛衣的品級雖也相當高,但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不買,只送,送給和那些他們能說得上話的豪門權貴。而這些豪門權貴家中,有資格穿這種好東西的人自然不是一兩個,送來的絕對不夠分,於是自然就要再弄些來。

多弄些來,顯然得花銀子買。

豪門權貴買這種稀罕東西,如果價錢低了,那就是瞧不起人。為了能讓這些富貴中人覺得有面子,於是就又開了一個業務:專門定做,式樣都是唯一的。

這麼一弄,在上流社會形成風潮是必然的,如此一來,銀子自然就會像洪水決堤一樣,滾滾而來。

在京城的驚豔亮相,僅僅公開販售的這五千件毛衣為這個亙古未有的龐大商業聯合體提供了13萬8千7百26兩白花花的銀子。

這等成功讓王元程興奮的睡不著覺,當然,王元程什麼沒見過,他睡不著覺自然不是為了這點銀子,而是為了這成功所昭示的意義。

秋風得意馬蹄疾,高臥在馬車上,透過撩起的車簾,王元程怡然自得地眺望著秋風中的晉南大地。

抬眼望去,前面兩三百米的地方,有七八個人正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