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陳海平公佈的新規定,學生們讀書認字的熱情空前高漲,一放下碗都往陳啟立的家跑去。
吃完飯,三人坐在熱炕上喝茶,陳海平道:“叔,你當過兵,知道一支軍隊要有戰鬥力,嚴明的紀律是前提,而我們要護著那麼多貨物深入草原大漠,人又不可能太多,所以更要有比軍隊更嚴明的紀律。”
陳啟立思摸著道:“這確實是個問題。”
陳海平道:“這些天我一直都在想這事,有個想法還不成熟,需要叔你幫我參謀參謀。”
陳啟立道:“少爺,您說。”
陳海平道:“戰鬥力就是一股氣,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要想他們有戰鬥力,就要培養他們有這股氣,所以我想了個法子,叔你看是不是可行……”
陳海平說的是摔正步,但他沒有說的太詳細,只是個大概。實際上,詳細的他也不清楚,比如一步的距離、腳掌離地多高等等。陳海平相信,這些細節的東西,陳啟立自己就能搞定。
思索了片刻,陳啟立道:“少爺,這似乎對訓練本身的幫助不大。”
陳海平道:“我知道,但這麼做就是為了要在這種單調枯燥乏味的訓練中磨鍊他們的意志,讓他們的精神始終高度集中,這樣才能養成他們對命令近乎本能地服從和反應。”
陳啟立還是不明白,只要嚴格,別的訓練也能達成這樣的效果。不過,雖然不明白,但他也絲毫沒有反對的意思。
如果在以前,如果真不認同,陳啟立必定會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但現在不會了,現在他和陳海平已經不是僱主和僱員的關係了,現在他對這個小少爺有了一種盲目的信任。
接下來,陳海平和陳啟立足不出戶,就在屋裡研究這個,訓練的事全交給各隊的小組長負責。
正步的動作要領很簡單,透過一陣演練,陳海平很容易就把這些搞定了,接著,他們就把所有的細節都搞出來了。
第一,立正。
標準動作要求是:聽到口令後,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分開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併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於食指的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緊要直,口要閉,下顎微收,兩眼平視前方。
第二,稍息。
稍息是在立正的基礎上進行的,聽到的口令後,左腳向左腳尖方向衝出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
第三,轉體。
向左轉,聽到口令後,以左腳跟為軸,左腳跟和右腳前部用力碾地,使身體和腳一致向左轉90度,體重落在左腳,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靠腳時,兩腳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要求:夾襠挺胸,兩臂不外送,轉體和靠腳間稍有停頓。做到“轉的快,靠的快,轉的穩,方向正”。
第四,齊步行進和立定。
聽到‘齊步——走’的口令後,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腳跟、腳掌的順序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卷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動時,肘部稍彎曲,小臂自然裡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跟部對準衣釦線,並與最下方衣釦線同高,離身體約一掌;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兩指,行進速度每息五至七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後,左腳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稍向外張),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第五,跑步行進與立定。
……
第六,正步行進與立定。
……
當陳啟立拿著這份訓練計劃離開時,手還有些哆嗦。這一刻,他已經理解了這是一種怎樣的訓練方式。
三十七章 幾何
二月初二,龍抬頭,焦立衡到了。
由於房子還沒有建起來,所以陳海平告訴負責搬家的大師兄,讓他先處理各家的房產田地,但不要急著搬來,等房子建好再搬不遲。但焦立衡不同,這裡急需好郎中,可不知為什麼,焦立衡還是耽誤了半個多月。
隨焦立衡來的,除了五輛裝滿東西的大車,人也不少。其中,三個是焦立衡已經出徒單幹的徒弟,兩個是他身邊的小童子。此外,還有一人引起了陳海平的注意。
這人也就十三四歲,打扮和那兩個小童子一樣,引起陳海平注意的是這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