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多長時間,這實際上只是個手續地問題。一開始的官職一般都是先恢復到主事,然後在一步步提升,直至官復原職。
這才是應有的程式,但這會兒自然沒有誰會因為這種小事而去觸皇帝的黴頭,因為皇帝這麼做只說明瞭一件事:那就是皇帝十分恩寵袁崇煥。
朝會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不用皇帝特別恩寵,袁崇煥只要一回到遼東,那就是權傾天下的重臣,現在皇帝又是這個態度,自然人人都知道船頭船尾那邊沉。
“陛下聖明!”四人齊皆躬身領命。
“啟奏陛下,過些日子就是新年了,本朝地年號就要啟用,微臣已擬了四個年號,請皇上選用。”先前輸了一陣,李標趕緊上前奏道。
剛剛見好事都讓錢龍錫給佔了,李標心裡那叫一個急。他既不能隨聲附和,附和顯得自己沒主見;又不能表示反對,反對皇上滿意的人選,他就是喝八天八夜的馬尿,也絕不會做出這種事。但也不能無動於衷,無所作為呀!就在心急如油烹地時候,他忽然想到禮部草擬的新皇帝要用地年號。
能夠為新朝擬定新年號,也足以搶回讓錢龍錫佔去的風頭,李標說完,就恭恭敬敬地呈上了一張黃紙,黃紙上寫著四個待定地年號:普聖、英盛、鹹德、崇貞。
朱由檢仔細看了看後,示意王承恩將黃紙傳給劉鴻訓、周道登和錢龍錫三人。
劉鴻訓選了“普聖”,他說皇上受命於天,撥亂反正,定能中興帝國,使聖心普惠萬民。
周道登選了“英盛”,他說皇上英明神武,普一登基,便剷除閹黨,除舊佈新,直令日月重光,定是中興聖主,定可開創前無古人、後無來的太平盛世。
就剩“鹹德”和“崇貞”兩個了,錢龍錫選了“崇貞”。
黃紙又回到了李標手裡,劉鴻訓、周道登和錢龍錫都選了,他當然也得選一個。而附和別人那是顯然不行的,所以就只能是第四個“鹹德”了。
“鹹德”其實也不錯,鹹明正德,語義很好,李標決定選“鹹德”,但他剛要說出口,卻忽然現“鹹”字帶一個戈部,戈主刀兵,不吉。
近有傳聞,新皇帝曾經微服出訪,暗查民情,其間遇到過一個測字先生測字,說能未卜先知,預測禍福,皇帝聽了心動,就隨口說了一個“酉”字請測。
測字先生竟說:“至尊無尾!”
皇帝聽了大驚,急道:“我說的不是申酉的‘酉’,而是朋友的‘友’。”
“壞了,反字出頭。”測字先生驚呼。
傳聞令人可怕,說出來非殺頭不可,但是仍然暗暗流傳,官場之中,幾乎無人不曉。
在禮部草擬新年號的時候,李標根本沒意思到要把這個帶“戈”部的鹹字與傳聞聯絡起來考慮。現在突然感悟,冷汗瞬間就溼透背衣,這要是讓皇上看出不吉,那還了得!
這三個老狐狸,他們一定是都看出來了,否則為什麼偏偏給他留了個“鹹德”?李標裝糊塗,他恭恭敬敬把皇紙遞給了王承恩,然後對朱由檢道:“微臣請陛下聖裁。”
朱由檢看著放在案頭的黃紙沉思,不置可否。
沉思片刻,朱由檢的右手剛剛抬起,王承恩手中捧著的硃筆剛好呈了上去。
朱由檢接過硃筆,卻不知點哪一個年號好。四個年號都不錯,看不出它們的優劣。硃筆在“普聖”上面滑過去,又在“英盛”上面猶疑片刻,也滑了過去。滑到“崇貞”上面又滑了回來,在“鹹德”上面停下來,不料硃筆上朱墨蘸得太飽,有一滴紅珠滴落在鹹字的戈部上,把“戈”染得血紅血紅,在黃紙上十分醒目。
朱由檢眉頭一週,只覺心頭一陣急跳:“戈主刀兵,戈上染紅,寧遠又有兵變,不是好兆頭,這個年號斷不能用。”
再也沒有心思仔細斟酌,朱由檢趕緊落下硃筆,在“貞”字邊添了一個“示”部,於是“崇貞”就變成了“崇禎”。
王承恩立即將硃批過的“票擬”呈給周道登,這就是正式的聖諭,可以頒佈天下,正月初一就開始正式啟用這個“崇禎”的年號。
四位閣臣地同聲歡呼:“皇上英明,新朝必將吉祥如意,四海昇平。”
然而,“戈”上染的一抹血紅,已在眾人心頭罩上了一層濃濃的陰影:“何以今晨天紅如血,此刻又戈上濺朱?”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入骨
廷的事兒沒有秘密,半個月之後,相關的報告就輾轉太極的手裡。『快』
天啟皇帝的死對皇太極是個巨大的打擊,魏忠賢的死、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