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她不能理解的便是玳瑁國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幾個女人,女子若與外男見面說話,便為不潔。便是王女,也要早早嫁人,恪守所謂的婦道。
駙馬娶了王女後,竟然還敢養小妾,王女若是容下小妾,會被這些讀書人誇大度,若是容不下,少不得被人說善妒、兇悍之類。
大晉的駙馬若敢做這種事,輕則就被公主帶人打得鼻青臉腫只剩半條小命,重則打個半死再和離。
至於京城的文人,遇到這種熱鬧場面,只會帶上紙筆把事情經過記錄或是畫下來,然後寫上幾首打油詩,寫成戲劇逗人玩樂,無人會替駙馬喊冤。
近年來,謝家有幾個老頭子,倒是在提倡大晉應該學玳瑁正儀之風,不過並沒有引起太多人重視。
她很擔心,謝家女嫁給太子以後,萬一突然開始以身作則,讓大晉女子學習玳瑁女眷,那可真是麻煩了。
她擔心地看了眼花琉璃,女兒還年輕,後半輩子可不能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但是上位者的行為,對民間的影響是巨大的。
思來想去,還是希望謝家女不要做太子妃好。
樂陽長公主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就進宮拜見了太后與昌隆帝,提到去年病逝的長女,她當即便哽咽起來。
“大姑娘向來體貼又懂事,只怪我當年生她的時候,沒有給她一個強壯的身體。”在太后與昌隆帝的勸慰下,樂陽長公主勉強止住了眼淚,紅著眼眶拉著二女兒的手道,“如今我膝下只有瑤瑤這個閨女和一個不成器的小子,瑤瑤這孩子溫柔賢淑,又喜歡京城的人文氣候。我就想著,就讓她留在京城裡了。”
這話說得不算太隱晦,昌隆帝與太后明白她的意思,她想讓謝瑤嫁在京城裡。
太后笑問:“你這是看上哪家好女婿了?”
“母后,女兒雖常到京城居住,但到底對京城不夠了解,其他兒郎好與不好,女兒也不清楚。” 樂陽長公主有一下沒一下地摸著謝瑤的手背,含笑道,“倒是太子是我看著長大的,瑤瑤這孩子性格溫順,從小就喜歡找太子玩,不如親上加親,讓她留在太子身邊照顧他?”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