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這麼一個找一個,越找越上層,坐的住的人越來越少了。
自然是要先找罪魁禍首範晉川的,可範晉川也說了,朝廷急待改革鹽政,此乃重中之重,可茲事體大,不敢隨意妄動,只能先擇一地試之。
難道這有錯嗎?
這沒有錯,可動了別人的錢袋子就有錯!
各種巧立名目的振振有詞和胡攪蠻纏紛沓而至,而範晉川愣頭驢的脾氣也體現出來了。無論你巧舌如簧,我只管抱著自己的理,一概不聽就是。
彈劾他的奏疏和摺子滿天飛,朝堂上每日都有關於兩淮鹽政的事要議,議來議去無外乎範晉川膽大至極、胡作非為。
可建平帝既然打算去動兩淮鹽政,肯定不是隨便幾句話能左右的。
他對範晉川的辦事方法也十分滿意,戒驕戒躁,腳踏實地,知道選了淮北做突破點。若是一上來就動淮南,恐怕朝堂上現在不會是這種不溫不火的情形,那時恐怕建平帝也不一定能抗住壓力。
既然是試,那就先試著吧。
建平帝如是說,那麼也就只能這樣了。
*
位於揚州城郊,有一處佔地面積十分寬廣的園子,名叫江園。
只要是揚州當地人,都知曉這江園是江家的園子。
而這江家,又是十大鹽商之首。
鹽商分類極為繁雜,有場商、壩商、運商、散商、窩商,總商等,其中總商權利最大,每年開綱滾總由總商帶頭彙集,朝廷鹽課由其催繳,一切公私浮費和攤補都由其攤派,有半官半商之身。
而江家更是世襲的總商,和朝廷官府來往密切。江家的靠山不是某個官,某股勢力,而是當今聖上。
早在江家數代之前,江家的家主便有‘以布衣結交天子’的名頭,自那以後每次天子下江南,多數為江家接駕。更不用說朝廷但凡有事,江家都積極為朝廷籌措賑災銀與軍費等,江家歷代家主都有朝廷加封的官銜在身,可謂榮耀至極。
可凡事有好必有壞,有盛必有衰,這不就來了。
江富早有預感,這幾年兩淮鹽政的事一茬接一茬,遲早要出事,真正等建平帝動手,他反而平靜了。也因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