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忙,卻落得個貪腐之名,成了曹操樹立的反面典型。這、這、這特麼上哪說理去啊?!
“就這點事,至於嗎?”五木雖同意郭嘉的分析,可依然不願窩窩囊囊地喪失了自己剛剛恢復的地位和尊嚴。
郭嘉好似看出五木的不甘,咳了幾聲,嘆了口氣,繼續道:“事本不大,但鄧公子還是犯了忌諱啊……”
“啊?我犯了什麼忌諱?”五木更加吃驚。
“逾越本份啊。”
“奉孝先生,鄧某無知,麻煩您就大白話直說吧。”五木聽郭嘉越說越嚇人,都快哭了。
“唉!”郭嘉嘆口氣,不知是為了此事嘆息,還是為了五木的愚鈍無知而無奈,“屬下是明公的屬下,賞賜是明公的恩惠,豈能由他人代勞?”
五木這下徹底明白了,心裡連連叫苦,也暗罵自己缺心眼:是啊,自己不過是個軍械坊的小頭目,有什麼資格對馬鈞施以恩惠?莫說是動用公款給馬鈞籌備盡孝的禮物,便是拿自己的錢資助馬鈞,都該小心謹慎啊!
五木徹底傻了,這點小錢,竟然惹出這麼大的事,這三國時代怎麼這麼難啊?
突然,五木打了個冷顫。原本,自己是來找郭嘉出主意,諮詢一下怎麼擺平這件“小事”,現在看來,失態遠比自己想象的更嚴重,現在已經不是“平事”的問題了,而是面臨著曹操會怎麼處置自己的問題!
五木有些後悔,當初還不如離開曹操,跟著王隊去江南了……
第0172章 五木 法不容情
五木呆呆坐在那裡,心想著怎麼擺脫眼下的困境。按郭嘉的話說,這次整肅法紀,是曹操的意思,曹操的脾氣五木不是不知道,想要矇混過關,怕是沒門了。
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樣的處罰?
五木自初平二年冬(190年)投靠曹操,至今已四年半了,對曹操的作風很是熟悉了。
曹操常說“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意思就是和平年代,推崇德行;戰亂時期,嚴肅法紀。曹操又是個不拘泥於成法之人,漢取代秦,對法律體系進行了修訂,但萬變不離其宗,漢代的法律依然是以西周穆王時期制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刑法——《呂刑》——為基礎,依然保留著墨(臉上刺字)、劓(割鼻)、宮、車裂等刑罰,既侮辱人格,又極其殘忍。曹操治下,便將許多這類刑罰廢黜。
取消了酷刑,並不代表著仁慈。曹操治下,將種類繁多的罪名被更加系統的歸類,取消了酷刑,取而代之的是其它制裁手段,雖然不似宮刑、車裂般殘酷,但因刑律涵蓋更廣、執行更加徹底,曹操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