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楊勇一看呂珂這麼說,也不好再堅持,雖然自己是主帥,但自己畢竟是幫忙來了,充其量是個客人,呂珂吐谷渾的太子,自己不能反客為主,依了他先把這二萬餘名俘虜給看押起來了。

楊勇傳令,讓桑木達帶領一支人馬,清掃戰場,沿途掩埋屍體。然後,聚集眾將,商議破城之策。

鄯州城內,三王子粘罕的軍大帳門口,挑著白幡,帳內放著二王子納罕的屍體,像血葫蘆一樣。粘罕披麻帶孝,守著兄長的屍體哭得死去活來。

手下眾將士緊勸,好半天才算把三王子粘罕勸住。

粘罕把眼淚抹乾,咬著牙道“楊勇,吐谷韃子,我粘罕不報此仇,誓不為人”說著,咔嚓一聲,把根狼牙箭折斷,小眼睛通紅,怒吼一聲“來人,集合所有兵馬,跟楊勇和吐谷韃子拼了”

手下將士趕緊跪倒攔勸“王爺不可楊勇驍勇,無人能敵。眼前我軍新敗,損兵折將,五千鐵甲戰陣蕩然無存,士氣低靡。此時出戰,非但報不了仇,還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王爺一定要節哀,莫逞匹夫之勇啊。”

一向囂張狂妄的粘罕,思前想後,破天荒地聽了眾將的建議,問道“此戰我軍傷亡如何“

“回王爺,連傷的算近十萬零八千。”一個突厥將軍沮喪地回答。

聽了這話,粘罕無精打采地垂下了頭,出征時,吉利可汗給了他們兄弟二人三十萬兵馬,還有所向無敵的五千鐵甲戰陣,沒想到今天一仗下來折損了十萬人馬,加次先鋒營的慘敗,跟楊勇交戰這幾天折損了一半兵馬,更讓人痛心的是,二哥納罕和驍勇無敵的先鋒官金洪全都陣亡了,五千鐵甲戰陣也不復存在了,回去後如向父汗交代粘罕又頓足捶胸起來。

手下將士把他勸住後,商議眼前的戰事,將士們都一致認為,鄯州孤城難守,放棄鄯州,退守格爾巴旗,然後休整兵馬,捲土重來,雪今日之恥辱。

粘罕一看人心惶惶,兵將均無鬥志,更重要的是他二哥陣亡,得回去處理後事,因此採納了眾將的建議。第二天,粘罕帶著十六萬突厥騎兵放棄了鄯州,退回格爾巴旗。

楊勇和呂珂聞報,不禁喜出望外。

第128章伏俟城薛仁越中計(上)

得知突厥兵將棄城而走,楊勇和呂珂先是一愣,都以為這是粘罕的詭計,可探事的來報,突厥兵將的確撤了,退守遠在一百二十之外的格爾巴旗,城內及附近連突厥的一兵一卒都沒有。

楊勇和呂珂喜出望外,昨天他們連夜商議如果復奪鄯州,有的主張硬攻,有主張困城,最後也沒拿出個可行的辦法,沒想到突厥兵將主動撤了。楊勇和呂珂一分析,便猜到了,突厥吃了這麼大的敗仗,鐵甲戰陣被破了,二王子納罕和先鋒官金洪也都陣亡了,無奈之餘才收兵撤退。

楊勇和呂珂遂帶著十二萬吐谷鐵騎,押著兩萬突厥的俘虜,兵不血刃,取了鄯州。在城歇兵整頓,下一步,商議進兵格爾巴旗的事。

格爾巴旗是突厥兵將侵佔吐谷渾的第一座城池,靠近突厥邊境,往北往東均突厥的版圖,他們隨時可以獲得增援,無疑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還沒商議出一個可行的行動方案,薛舉派來的義軍信使便到達鄯州。

杜義和薛仁越聽說義軍有人來了,知道肯定有事,也趕緊來到楊勇的帳。

義軍的那名千夫長見了楊勇趕緊跪倒施禮,楊勇離開義軍一個多月了,見到義軍像見到親人一樣親切,趕緊把這個千夫長拉起,讓他坐下,詢問義軍的近況。

千夫長有些受寵若驚,趕緊把薛舉給他寫的那封信拿出來了。

楊勇拆開信一看,當時驚傻。信是薛舉親筆寫來的,大致意思是

主公見字如面,末將叩首。主公一別,一月有餘,義軍一切安好,勿掛。

只是近日,昏君楊廣御駕親征,督楊義臣、來護兒、張須陀三路大軍三十餘萬進攻平陽一帶,末將和公冶將軍奮力拒敵。不料,突厥韃子亦乘機來犯,大王子巴雅爾和隋朝降將牛山統大軍三十萬兵發涼州,末將和公冶將軍只得兩面分兵迎擊。

然而,我軍僅有十萬可調之兵,南北兩線各佔一半。隋煬昏聵,多貪腐之兵,末將不才尚可勉強應對。而突厥兵強悍善戰,且眾寡懸殊,公冶將軍面對數倍強敵,令人堪憂。

主公若脫不開身,可派犬子仁越領一哨人馬,馳援涼州。不知可否,請主公定奪。

落款是薛舉親筆,年月日,壓蓋著薛舉的印戳。

楊勇看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