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太皇太后一哂,永泰便是到了這步田地,還是要拿仁宗和杜皇后出來壓住自己。她伸手拂住了髮鬢,冷淡道,“老身今日頭有些疼,就不虛留你們了,你們都回去吧!”

永泰和高密都順應這太皇太后的意思起身,拜禮道,“女兒告退!”

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梁王)

一輪紅日高高掛在天際,太皇太后的車馬儀仗清晨出了宮城,在官道上趕了大半個時辰的路,辰時便到了青華山腳下。宮人抬著簷子沿著舒緩寬闊的山道上山,到了半山腰,便見一座逶迤雲落的離宮,離宮背後設著一座草堂,堂頂鋪設的茅草雪白厚重,門堂卻挑高寬敞。兩個灰衣道童在堂下熬著一鼎茶羹,茶鼎中的茶湯滾沸。

太皇太后在堂下問道,“兩位小兄弟,梁王叔叔可在其中?”

小道童見是太皇太后,連忙起身恭敬參拜,稽首道,“啟稟太皇太后,如今是辰時,大王每日這個時辰要在山中走一走,大約再過小半個時辰,便會迴轉。”

太皇太后唇角露出一絲笑意,“王叔的身子倒是好。”後頷首道,“如此,我便在堂上等一等吧。”

相較於離宮的富貴幽深,草堂卻十分光亮,裡面的案几陳設簡樸,陽光從大門中射入,在地面上鋪下雪白的光芒。太皇太后坐在堂上竹榻之上,待了小半個時辰後,一位芒鞋竹杖的青衣老人沿著山頂的山道緩緩而來,手中持著竹杖子敲打著道面,口中吟唱著悠揚的歌曲。

“梁王叔,”太皇太后起身迎了出來,朝著老者恭敬行禮拜道,“侄媳見過樑王叔。”

老者望著太皇太后點了點頭,“今日山中風喜,原來是太皇太后登門了!”眉宇之間波瀾不驚,氣定神閒,似乎對太皇太后的造訪完全沒有一絲驚訝之情。

這位老者乃是太宗皇帝嫡幼子,排行第七,封號梁王,名為姬柘。梁王姬柘論輩分是今上的曾叔祖。文德謝皇后高齡得子,梁王與高宗皇帝姬渠相差了足有十四歲。高宗皇帝在宮中是將這個弟弟當半個兒子寵大的,手足情分極深。太宗與文德皇后伉儷情深,文德皇后去世數年後,太宗召選女子,幷州薛氏女有美慧之名,應召入宮,選為才人。

女帝在太宗朝並不受寵,在後宮之中默默無聞,一日在宮中偶遇七皇子,不知怎麼的竟是結下交好情分。姬柘視薛才人如母如姐,百般照料。女帝日後被高宗皇帝從感業寺接回宮中,事後又被擁立為皇后,梁王在其中都擺出大力支援的立場,成為宗室中對女帝的堅定支援力量。女帝與高宗皇帝伉儷情深,對幼弟梁王亦是當真如姐弟之親,感情真摯。及至日後女帝篡周室基業,等級為女帝,大肆屠戮宗室子弟。梁王方追悔莫及,痛悔當年所作所為,與女帝針鋒相對,極力維護姬氏子弟免於女帝荼毒殘害,姐弟之間數度衝突,感情矛盾越來越大。應天女帝忍讓多年,終於忍無可忍,隨意編了罪名,將梁王貶為庶人,流放至瓊州。梁王在瓊州過了七年的流放生涯,生活困苦,卻始終不肯嚮應天女帝低頭,太寧元年,仁宗皇帝繼位,將這位叔組從瓊州接回,恢復了梁王王爵。其時姬柘已經兩鬢斑白,膝下的子孫也在十數年的時光被女帝一一處死,一時之間孑然一身,心灰意冷,拒絕了仁宗延請的建議,獨自隱退青華山,在青華山上休養了二十年。

梁王當年與女帝對抗保全了一大批宗室子弟,在宗室中威望極高,且且為宗室中輩分最高的長輩,無兒無女,十分受歷代周帝尊重。歷年來,雖然一直在青華山上榮養,宗室中遇到了大事,歷任周帝還是會前往青華山稟報梁王,絕不敢輕忽。

梁王伸手略一拂,“太皇太后請起。”轉過身,在草堂草榻上閒適的坐下,“太皇太后貴人事忙,今兒如何會來我這個糟老頭這兒?”

“瞧王叔說的,”太皇太后笑道,“就是沒有事情,我們身為晚輩,也是該常來拜見的。不過侄媳這趟前來,的確是有事想和王叔商量。”

她頓了頓,緩緩道,“王叔知道,聖人年紀已經不小了,先帝駕崩之後,聖人繼位,倒如今已經出了孝期,應該立後了。我在眾適齡貴女擇了幾位,想來問問王叔的意見。”

姬澤如今是大周君主,他的妻子將母儀天下,事關國體。提及此事,姬柘的姿勢也端正了些,坐直了身子,沉吟了一會兒,笑著道,“太皇太后說笑了,我不過是如今青華山上的一個老道人,聖人的婚事,自有你這個嫡親的祖母做主,我能過問什麼?”

“瞧梁王叔說的,”梁王說的風輕雲淡,太皇太后卻絲毫不敢怠慢,坐在下手恭敬笑道,“聖人年紀還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