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部分

證明絲巾上的指紋不是趙木匠的。

這是不是一個偶合?偷鋤頭的人其實並不是兇手?線索就此中斷了嗎?

杜文浩不是輕易放棄的人,這個線索不能放棄,他當即決定,讓黃知州派出若干便裝皂隸、捕快,在城裡和鄰近村寨秘密尋找趙木匠,一旦發現,立即輯捕回來審訊。

這個訊息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訊,那就是很可能是團伙犯罪!

返回衡州城後,孫縣尉稟報,說派出調查購買鋸子和油布紙沒有什麼發現。

杜文浩並不意外,原以為鋸子是兇犯臨時購買用來分屍的,現在根據那老村婦提供的情況判斷,兇犯裡很可能有一個木匠,對木匠來說,鋸子是必備工具,當然不會臨時去購買了。而油布紙更是普遍,沒有什麼個性特徵。

他現在將主要希望寄託在指紋上面。犯罪嫌疑人範圍已經圈定,又提取到了兇犯的指紋,他有信心能很快找到兇犯。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黃知州便根據杜文浩提供的購買麻*醉藥的登記本,提取到了韓掌櫃失蹤之後五天之內購買了麻*醉藥的人的指紋。

杜文浩如獲至寶,把自己關在屋裡,進行指紋對比。只用了一個時辰。杜文浩便興沖沖出來了,立即將黃知州叫來,將一張指紋遞給他:“此人就是殺害韓掌櫃和譚嬸的兇犯之一,他還有同夥,立即拘捕此人,嚴加審訊!”

黃知州接過一看,這人是城外十數里外山村的一個鄉村郎中。當時曾經參加了培聽課,根據該村裡正的公函證明,購買了麻*醉藥。聽杜文浩說這人就是真兇,也不敢多問杜文浩是怎麼知道的,立即答應了,拿著單子匆匆出來,親自帶著孫縣尉、洪捕頭一眾人等急匆匆出城抓人去了。

杜文浩穩坐中聳帳,等了不到一個時辰,黃知州他們便回來了,押著三個人。

黃知州想杜文浩稟報道:“提刑大人,你真是料事如神,果